【摘 要】
:
利用北斗/GPS双系统四频率接收机,于2011年10月至2012年4月采集了南北半球大范围的北斗和GPS实测数据,跨度北至我国天津,南至南极内陆的昆仑站。从C/A码伪距的信噪比和多路径、可见卫星数、PDOP值、标准定位的内、外符合精度等方面对比分析了北斗和GPS系统在南北半球不同区域、不同运动状态下的定位效果。结果表明现阶段的北斗系统信号质量与GPS相当,并且已经能够实现标准定位;在30°以内的低
【机 构】
:
武汉大学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湖北 武汉 430079 武汉大学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湖北 武汉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北斗/GPS双系统四频率接收机,于2011年10月至2012年4月采集了南北半球大范围的北斗和GPS实测数据,跨度北至我国天津,南至南极内陆的昆仑站。从C/A码伪距的信噪比和多路径、可见卫星数、PDOP值、标准定位的内、外符合精度等方面对比分析了北斗和GPS系统在南北半球不同区域、不同运动状态下的定位效果。结果表明现阶段的北斗系统信号质量与GPS相当,并且已经能够实现标准定位;在30°以内的低纬度地区与GPS标准定位精度相当,水平和高程方向分别可达10m和20m左右;在中高纬地区,由于信号质量相对较差、可见卫星数较少、卫星分布较差,定位精度较差或无法定位。
其他文献
We investigate a direct south-north crossing of a reconnection ion diffusion region in the magnetotail.During this crossing, multiple electron density dips with a further density decrease within the c
日侧正午附近存在与重联相关的极向运动的极光形态(PMAF),同样的,位于午前午后的极光弧也会有相应的运动.我们把不同运动方向的极光弧定义为:极向运动的极光(PMAA)和赤道向运动的极光弧(EMAA).我们发现,午前主要发生的是EMAA,平均速度是15.3 km/min,而午后主要发生的是PMAA,平均速度是13.7 km/min.不过,无论午前还是午后,EMAA是越靠近正午发生率越低,而PMAA是
南极磷虾(Euphausia superba)资源量丰富,具有广阔的商业开发前景.介绍了南极磷虾的捕捞开发现状,根据南极磷虾生物栖息习性,拖网网板水动力性能的优劣是影响捕捞效率的重要因素.为比较2种南极磷虾拖网网板的水动力性能,在动水槽中进行了模型实验.结果表明:(1)升力系数(CL)和升阻比(K)随冲角(α)的增加呈先升后降趋势,阻力系数(CD)随冲角的增加呈上升趋势;(2)α=30°时,1号网
基于2012-1013年南极夏季普里兹湾磷虾样品的复眼直径和体长数据,使用Bhattachaya方法对磷虾种群年龄结构组成进行分离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复眼直径和体长数据分离出的南极磷虾年龄组均为1+~4+龄;种群以2+为主;复眼直径的分离效果优于体长,其结果更为稳健,分离指数均大于2,且随复眼直径增加递增;1+~3+龄磷虾复眼直径平均值分布范围为1.21~1.40mm、1.59~1.76mm和1.
由于海洋声学测量仪器都具有一定的带宽,频率在带宽内的声音都会被仪器接收.所以,仪器接收的信号中,往往会包含一些无用的,有时甚至是有害的噪声信号.为了保证数据质量,在做数据分析之前,应先将这些噪声信号剔除.在中国第29次南极科学考察期间,用于测量南极大磷虾生物量的声学设备SIMRAD EK500 (38kHz)科学渔探仪拾取了大量的测深仪信号,严重影响了EK500科学渔探仪的数据质量.因为声学回波图
南极磷虾为近年来受到持续关注的甲壳动物,资源量分布大而广,且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是一种重要的且具有很大开发潜力的海洋渔业新资源.据2010年12月14日至2010年12月30日在南极半岛北部水域所采集的大磷虾样品,本研究测量了其体长、头胸甲长、尾长及湿重等生物学参数及粗脂肪含量,对南极磷虾基础生物学特征及总脂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雌虾的体长、头胸甲、尾长和体重普遍大于雄虾;(2)传统的测
北极东北航道近年来货物运输发展迅猛.2008年以前仅为俄罗斯(前苏联)国内航运.2009年开始,国际航运从可以忽略不计,猛增到2012年超过126万吨货物运输的46个航次,每年以几何级数增长.从2012年全年的东北航道的货物运输分析看,支撑北极东北航道快速发展的是国际经济,特别是亚洲,对资源的旺盛需求.其中能源货物的运输为四分之三,其中油气愈七成,约90万吨;并首次实现液化天然气从北欧运送到日本.
经过50余年的发展与演变,1959年《南极条约》已经发展成为以《南极条约》为核心,涵盖1964年《南极动植物养护协议措施》、1972年《南极海豹公约》、1982年《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公约》、1991年《环境保护南极条约议定书》以及大量南极条约协商国会议通过的措施、建议或决议在内的南极条约体系,并构成了南极国际治理机制的主要法律渊源.上世纪80年代,通过不断的体制变革,南极机制成功克服了由"联合国
欧盟北极政策成型于2008年,从最初欧洲议会提出在北极构建类似南极条约体系的制度框架到欧盟委员会与理事会最终出台的政策文件显示欧盟认同并试图加入北极现有的制度安排,欧盟北极政策的演变是欧盟重新审视与认知北极战略利益与地缘政治的过程,也是欧盟内部"三驾马车"相互协调、欧盟与其他北极利益相关者相互角力与妥协的过程。欧盟在北极事务上的参与受制于其对北极了解程度的欠缺,内部推动力的不足,以及外部行为体的施
In February 2010, the Mertz Ice Tongue collapsed and generated a giant iceberg.However, parameters about this iceberg have not been calculated and published in detail.The dynamics of the Mertz Ice S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