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小创面愈合中炎症细胞和GMCSF的变化及其意义

来源 :第四届华东六省一市整形外科学术会议暨2007年浙江省整形、美容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fwan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糖尿病创面愈合过程中炎症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的变化特征研究,分析炎症细胞和GMCSF变化在糖尿病创面延迟愈合中的作用。 方法:取C57BL/6小鼠共70只,分为正常组(WT组,n=35)和糖尿病组(DM组,用STZ法制作小鼠糖尿病模型,n=35)。麻腹腔醉后在背部中线两侧各制作0.8×0.gcm大小创面.伤后动态创面摄像并取创面标本.通过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计算创面愈合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PMN和M(φ)量;用ELISA法测定创面GMCSF的含量。 结果:伤后3d起,DM组创面愈合率较WT组明显下降,以伤后7天内变化最为明显;在DM组,创面愈合早期炎症细胞PMN和M(φ)的浸润较WT组明显减少,而后期则较WT组略增高;两组动物的创面GMCSF含量均于伤后第1d明显增高,伤后第1天和第3天,WT组的GMCSF含量均较DM组明显增高。 结论:糖尿病小鼠创面的愈合率明显降低.炎症细胞浸润的延迟可能是其重要原因。GMCSF在调控创面修复细胞和炎症细胞的相互影响中可能起到了主导的作用。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中风病(急性脑血管疾病)由于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复发率高居不下,已经成为当今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缺血性中风因其发病约为出血性中风的3倍,而成为危害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缺血性中风发病前7~30天,是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早期先兆阶段,对这一时相相关症状的认识,有利于在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先兆期阶段加以诊断和治疗,实现二级预防。本文着重
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一书约成书于公元三世纪初(公元200-210年)。书成后正值东汉末年,因社会动荡、战乱等原因,以至散失不全,后经医家整理,将其分成两书,原书的伤寒部分书名《伤寒论》,杂病部分书名《全匮要略》。历代医家对《伤寒论》有多种见解,它为我们探讨《伤寒论》的实质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本文仅就伤寒病的临床特点进行了总结。
中药治疗肿瘤有其独特优势,是中医治疗肿瘤的一种传统手段。由于中医药在肿瘤治疗方面表现出的良好效果,近年来国内外的很多学者对于中药治疗肿瘤的机制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对中药抑制端粒酶活性及其机制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现就中药抑制肿瘤端粒酶活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内经》中以《素问》的《脉要精微论》、《平人气象论》和《经脉别论》等篇为基础,集中阐述了脉象与四时的关系和脉诊的重要性以及平脉、病脉、死脉的具体形象和诊断,从而开拓了后世脉学发展的道路。因此研究《内经》中的脉诊对于提高中医学的诊断水平是十分重要的。本文主要就《黄帝内经》中《脉要精微论》和《平人气象论》所论及的脉诊,从脉诊意义、诊脉环境、脉象与四时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余习读《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其深刻之论述很值得玩味,将理论与临床相联系,往往豁然开朗,疑惑冰释,而得意外之收获。《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有关病机十九条之论述,所论病机的概念、病机的内容及病机的意义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文列举了诸多症状并归属其病机,指出疾病类型与五脏、六气的关系,以此做为分析证候、审察病机的范例。本文对《内经》札记中一例病例进行了分析。
《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第1条云:“寸口脉浮而缓,浮则为风,缓则为痹,痹非中风,四肢苦烦,脾色必黄,瘀热以行。”本条论述湿热黄疸的病机几成定论,然如何理解文中“风、痹、瘀热”的含义?二者在黄疸发病中的地位如何?对此教材释义简略,学生难于理解,成为本科教学中的难点之一,笔者结合历代注家观点对此加以论之。本文介绍了注家观点,阐述了“风”、“痹”、“淤热”与黄疸发病的关系。
温,言疾病的性质;疫,指疾病的流行。《说文解字》云:“疫,民皆疾也”。温疫是指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和流行性的一类疾病。温疫学派是以温疫立论来研究其发生发展、防治规律的一大学派。其理论与治疗经验对于温疫的防治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特别是去年SARS的突然袭击,使人们认识到深入挖掘研究温疫学派学术思想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本文介绍了瘟疫学派学术思想对疫病特征的认识,阐述了其治疗特色。
目的:比较糖尿病患者的溃疡创面中血管化程度和促血管化生长因子的表达与非糖尿病患者的皮肤创面组织中有何差异,探讨糖尿病患者创面难愈机制。材料和方法:分别采集糖尿病患者的皮肤溃疡组织和非糖尿病患者的皮肤创伤组织,进行组织块培养,用ELISA技术分别对创面组织释放的FGF-2、VEGF进行检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创面组织中CD31抗原表达进行检测,以了解微血管密度的改变。人脐带静脉内皮细胞分别在5m
目的:探讨以医用多孔高密度聚乙烯(HDPE)为内支撑外裹聚羟基乙酸(PGA)的支架,接种软骨细胞后,于体内构建MEDPOR-软骨复合体的可能性。方法:实验组:以直径3mm的MEDPOR外裹2mmPGA为支架,接种新生猪关节软骨细胞(5×107/ml),经体外培养2周及裸鼠皮下移植6周后取材,行大体观察、组织学、组织化学及免疫组化检测;PGA对照组:以直径8mm的单一PGA为支架,细胞接种与培养同实
目的:探讨内毒素预处理对单个核细胞分泌TNF-α、iNOS和NO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鼠单个核细胞,内毒素预处理采用脂多糖0.1μg/ml孵育24小时,然后用2μg/ml LPS刺激24小时,设空白对照组(DMEM)和内毒素对照组(LPS 2μg/ml)。酶联免疫法测定培养液上清TNF-α浓度,分光光度法测定iNOS活性和NO含量。结果:内毒素预处理组单个核细胞培养液上清iNOS活性、TNF-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