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观察到观察--结合空间操作和生活体验的教学研究

来源 :2018中国高等学校建筑教育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mdx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北京建筑大学建筑学实验班三年级上设计课“书院:学生宿舍综合体”为样本,探讨如何将设计方法转换成分阶段的教学组织.课程教学过程分为“舍”、“堂”和“书院”三个在空间和功能上循序渐进的阶段,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以空间操作为主,体验、观察与认知为辅的设计和研究方法.
其他文献
对于建筑学专业学生,大多数院校是美术零基础的学生,在课程设置上,用于造型基础训练的课时也是非常有限的,怎么样快速的使他们掌握造型技法,是首要解决的问题,在建筑学专业背景下,通过多年来的实践与努力,总结相关的教学思维过程与实践方法.
学生初次接触建造是在一年级的设计基础中空间建造实践专题课上.在建造之初,学生总会遇到困惑与问题.面对近几年教学过程与成果呈现的问题,进行教学环节的设置与调整、教学内容的增补.通过教学改革与探索,培养学生在了解材料特性之后理性面对设计问题,并使用建筑的语言表达设计,利用工业技术完成空间建造,最后完善学生对建造基本问题的全面认知.
论文在梳理了“形式求解”“问题求解”概念的基础上,阐明了“问题求解”和“设计概念”的相互关系,进而以天津大学三年级建筑课程设计教学为切入点,探讨了将问题化求解的教学思路在建筑设计教学课程中的主要教学优势、教学原则和教学维度.文章最后通过教学实践进一步论证和分析问题化求解的教学理论的可行性.
建筑教育对学生的“研究素质”的培育是当代社会多元化的需求,毕业设计课程作为建筑学本科学习的最终环节应做出相应的调整.本文以首次大健康领域联合毕设“老人与自闭症儿童综合福祉设施规划与建筑设计方案”为例,介绍其选题立意、教学环节、组织模式、成果总结等,诠释“以过程为导向”的研究型建筑设计教学实践,并提出认知与思考,旨在探讨建筑设计教学中嵌入“研究环节”,以“研”促“教”的模式,为联合毕业设计教学的多元
在厦门大学分类招生模式下,探讨建筑类一年级“设计基础”课程改革方案,以“知行合一”理念为指导,面向建筑类基础教育,兼顾建筑学与城乡规划专业特点,以培养综合能力的阶段性目标教学模式为主,引入四大教学模块,推进低年段教学平台建设,培养理论与实践复合型人才,为以后专业学习和职业实践务实基础.
专业认识实习是建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该课程当下存在的几点问题,结合对国内多所高校该课程的调研情况,从知识储备、工作重心、前期准备等方面进行总结,并提出几点可实施的优化设计策略,主要包括重视前期准备、增加每日交流及强调工作重点等几方面.
基于体验式学习理论,以“经验学习圈”模型指导教学过程优化,通过“现实仿真”的方式引导学生体验、理解、抽象与反思多专业协同的城市综合体整合设计方法,拓展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与应用技术.实践成果证明了该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并为教学改革与相关科研提供事实依据.
本文是对我院建筑学二年级“幼儿园建筑设计”课程作业的教学总结.场地要素既是教学内容上关联性要素,也是预设给设计的引导和制约条件.柿子树关联下的空间、行为分析和形式设计是教学主线.从教学目的入手,在细节土改革教学内容,不断讨论教学内容与目标的关系,推动设计教学明确化、科学化.文章结合教案内容和教学案例,讨论了课程中的问题和收获.
建筑设计教学面对的是复杂知识体系统筹和转换为综合设计操作的“教”与“学”的模式.重视并缩小“教”与“学”之间的差异,围绕教学目标思考学生的课程预期和学习效果,从剖析学生的认知方式出发,采取与之对应的教学策略、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并开展教学实施,以“学”为中心进行建筑设计课程教学改革.
本文从哈尔滨工业大学三年级建筑设计课程教学的现存问题分析出发,以学生的毕业要求为导向,结合新版建筑学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的修订,梳理多维目标的关系并加以重构,在教学环节中有效植入“多维目标”,通过教学改革实践,以提高三年级建筑设计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以此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