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伯的冲突法思想探究

来源 :国务院学位办,教育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fsfd4545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荷兰学派因首次从各国法律冲突角度论证适用外国法的理由,在国际私法学说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其中,以胡伯提出的国际礼让说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胡伯通过《论各国各种法律的冲突》一文集中阐述了他的理论,蕴含着丰富的冲突法思想,但我国以往对它的研究比较薄弱。研习胡伯的冲突法思想,有助于理解国际私法的存在基础,掌握英美国际私法的发展脉络,并对国际私法若干领域的实践具有指导意义.本文以胡伯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为基础,力图呈现胡伯冲突法思想的全貌,并对照我国以往的研究澄清疑惑之处。欧洲中世纪的共同法传统,荷兰共和国的主权独立与贸易扩张,以及胡伯本人的阅历累积,是胡伯思想的社会根源。在此前提下,胡伯系统地阐释了冲突法的基本原则和具体法律适用.胡伯摒弃了法则三分法,将冲突法归属于国际法的范畴,并主张国际礼让是强制性的国际法规范。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企业改制引起的一系列经济现象,对逃废金融债务的现象作了粗浅的探讨,因为逃废金融债务的发生,不仅破坏了正常的信用秩序,造成社会信用资源流失,而且损害了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影响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在金融债权维护与逃废金融债务的博弈中,由于相关法律法规中的空白和漏洞,导致金融维权步履艰难。如何完善有关企业改制、破产和市场管理等方面的立法,加强金融维权相关法制建设,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信息化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对高校的教学管理和生活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方面,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移动终端的普及对接入网络的需求日益增长;另一方面,智慧校园的应用场景要求网络可以便捷覆盖和满足用户高密度接入需求。基于WiFi6技术的无线网络因组网方式灵活、网络覆盖宽广、终端接入便捷以及多用户场景下的良好接入体验在高校实现了快速推广。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立法由来已久,在反腐倡廉的过程中,该罪名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同时,本罪也是贪污贿赂罪中一个颇具争议的罪名,理论界对本罪所涉及到的立法正当性、客观要件的本质、证明责任等诸多问题各持己见,观点纷呈。这些争论固然深化了对该罪的法理分析,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学者的视线,影响到该罪的实践效果。本文拟采取综合分析、文理解释以及历史解释等方法,在对不同立场的观点进行辨析的基础上提出己见,以
“职务犯罪”指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犯罪,所谓“职务犯罪共犯”指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职务犯罪的参与者。本文以贪污罪的共犯为范例,结合共同犯罪的特殊形态及确定共同犯罪人种类与确定共同犯罪的犯罪性质等内容,就职务犯罪共犯的定罪问题进行探讨。
死刑复核程序作为刑事诉讼的一项特别程序,在保障正确适用死刑,防止和纠正发生失误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就该项程序目前的立法和司法实践来看,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并由此影响了其应有功能的发挥,需对其加以重构。重构死刑复核程序应在最高人民法院增设死刑复核专职人员,并从结构设置和人事任免等多方面加以协调。
我国宪法规定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检察权也就是法律监督权——监督国家法律的统一实施。本文将通过实证及理论上的分析对我国检察权监督制约机制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客观的探讨。
我国刑法通说对防卫意思的理解标准过高,限制了正当防卫成立的范围,应予修正。犯罪的危害性是结果无价值与行为无价值、客观危害与主观违法意图的统一,防卫意思是阻却防卫行为行为无价值属性的主观正当化要素。防卫意思的内容是认识到防卫行为针对正在发生的不法侵害行为实施,并且没有主导的积极加害意图。防卫意思中不包括对不法侵害人损害结果的希望与追求。防卫意思可以和加害意图共存。过失行为中也可能有积极的防卫意思,可
职务犯罪侦查是由检察机关自侦部门对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实施的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等犯罪所开展的调查活动,具有不同于一般刑事案件侦查的特点。检察机关将职务犯罪侦查活动作为一项重要的法律监督职能。总体上看,检察机关在职务犯罪侦查工作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也总结提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侦查理念和侦查机制。但是,在司法实践中,从微观和具体的案件侦查及法律适用过程来看,对职务犯罪开展侦查活动由于犯罪主体的特
国际知识产权法律体系自建立以来已经经过了100多年的历史,其有效地促进了世界经济及技术的发展,加强了各国知识产权立法的协调与统一。然而,必须看到,现存的国际知识产权法律体系由于历史的和当前国际政治的原因,既存在着不公平、不公正的现象,在其体系内部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混乱和冲突。这表现在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要求没有得到恰当的反映,国际权力政治的阴影明显地投射在国际知识产权法律体制之中;同时,将知识产权的国
冲突法上的意思自治自诞生之日起就内在地包含了对当事人意思自治的限制,即对当事入选择准据法的自由的限制.从法理上而言,意思自治应是当事人选择法律的自由和限制的统一体,意思自治不可能无限制地在冲突法上扩张;对冲突法上的意思自治进行限制也存在一定的必要性.晚近立法在合同、侵权、婚姻家庭、继承乃至物权领域对意思自治的法律限制既有不同之处,也有共通之处,且都有所发展。具体而言,冲突法上意思自治之法律限制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