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精神分裂症(SZ)是一种有较高遗传性的重性精神疾病。有研究显示,SZ患者的子女(遗传高危者,GHR)终生患病率甚至可达13%。但因为实际上,并不是所有GHR都会发病,因此,此
【出 处】
:
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精神医学学术会议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精神分裂症(SZ)是一种有较高遗传性的重性精神疾病。有研究显示,SZ患者的子女(遗传高危者,GHR)终生患病率甚至可达13%。但因为实际上,并不是所有GHR都会发病,因此,此项研究可为探索SZ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提供依据,以期达到"治未病"的目的。首发SZ为SZ发病的最初状态,脑功能损害还未达到十分严重的程度,可为探索SZ的发病机制提供更加原始依据。本研究将运用一种对功能失联敏感的方法——基于体素的加权点度中心度(DC),搜查全脑网络关键节点的连接障碍。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 迟发性运动障碍(tardive dyskinesia,TD),为长期应用抗精神病药后,出现异常不自主运动的综合征。以口、唇、舌、及面部不自主运动最为突出,称为"口-舌-颊三联征
目的 使用血氧水平依赖(Blood Oxygen Level Dependent)功能磁共振技术及视觉空间N-back任务,比较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健康受试者在视觉空间工作记忆任务下的神经功能联
目的 应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探讨高血压共病抑郁障碍患者在静息状态下的脑功能损害特点。方法 研究组为30例高血压共病抑郁障碍患者(共病组),对照组为30例单纯抑郁
目的 近年来,大量的神经影像学研究发现其在前额叶-纹状体-丘脑环路存在功能、结构以及代谢方面的异常。前扣带回作为环路中重要的脑区,被认为具有冲突监测及执行功能等。
目的 强迫障碍(OCD)和焦虑障碍(AD)在特征性临床表现、遗传和环境风险因素以及治疗方案等诸多方面存在相似性,然而目前两者间的关系尚未明确。探讨AD和OCD潜在神经病理学
目的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精神疾病,近年来多项研究发现患者在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过程中,大脑结构发生改变,这究竟是疾病本身的病理生理进展过程,还是抗精神病药物作用的
目的 思维迟缓是双相障碍抑郁发作的一个重要临床特征,它是以语义处理及语言交流障碍为显著特点,所以本试验主要探讨双相抑郁和双相缓解患者的语言区域在静息状态下功能连
目的 重性抑郁障碍(MDD)和精神分裂症(SZ)是两种常见的较严重的精神疾病,均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复发率、致残率和死亡率,这两种疾病给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而MDD和SZ在疾病
目的 以往研究发现广泛性焦虑和惊恐障碍的主要差异脑区在背外侧前额叶,尤其是右侧背外侧前额叶结构和功能的异常多见于广泛性焦虑的脑影像学研究中,但在惊恐障碍患者中却
目的 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在言语掩蔽(信息掩蔽)下的脑功能网络连接改变。方法 采用独立成分分析的方法来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和正常对照在信息掩蔽下探测目标语句的功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