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主要介绍笔者承担的国家《十二五》水专项课题“供水管网漏损监控设备研制及产业化”的核心任务。重点阐述三项技术:1、供水管网分区定量漏损监控管理系统-wDMA:2、多种功能漏损监测技术产品:3、渗漏预警技术系列产品。同时,也介绍了应用DMA的运营流程,以保障该方法在应用过程中的长期效果。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介绍笔者承担的国家《十二五》水专项课题“供水管网漏损监控设备研制及产业化”的核心任务。重点阐述三项技术:1、供水管网分区定量漏损监控管理系统-wDMA:2、多种功能漏损监测技术产品:3、渗漏预警技术系列产品。同时,也介绍了应用DMA的运营流程,以保障该方法在应用过程中的长期效果。
其他文献
缺水小城镇水环境问题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从水的社会循环层面,阐述了缺水小城镇水环境问题特征,明确了水资源短缺、水污染控制措施的缺失是缺水小城镇水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凶,小型水体生态系统退化、景观价值降低足缺水小城镇水环境污染的主要表现,从基础研究、工作依据、整治方法及保障措施四个方面提出了缺水小城镇水环境整治对策,强调了非常规水源资源化利用是缺水小城镇水环境整治的重点内容。
本文主要对DEMIFLUSH工艺减轻地表水处理过程中膜污染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并优化了中试运行条件。其减轻膜污染的主要原理为:低离子浓度、低电导率的RO出水反洗减弱了钙离子对NOM分子和超滤膜的电荷屏蔽作用与钙离子架桥作用,因此恢复了NOM分子与UF膜表面之间的排斥力,粘附在膜表面的NOM分子也更容易随反洗水被冲刷掉,从而膜污染得到减轻。实验结果表明:RO出水作为反洗水可以有效控制膜污染:过滤30
通过考察水平电场作用下活性污泥性质、絮凝调理及电场因素对污泥电脱水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水平电场下污泥脱水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在原始pH、电导率下污泥电脱水效果最好;投加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CPAM)可以缩短达到相同电脱水效果的时间,但对污泥电脱水率的提高不显著.本研究确定的最佳脱水条件为:CPAM投药量为9g·kg-l,电场强度为600V·m-l,极板间距为40mm,电场应用时间为60min.最佳
高负荷初沉发酵池中试系统对SS、TN、TP的去除率分别为36.6%、32.3%和54.8%,出水SCOD/DN、SCOD/TP相比进水提高54.2%和76.2%;高负荷初沉发酵池工程应用对SS、TN、TP的去除率分别为5 8.g%、26.8%和39.1%,出水SCOD/TN、SCOD/TP相比进水提高35.5%和81.8%.高负荷初沉发酵池改善了生物池进水碳源结构,提高生物除磷脱氮效率.
本文阐述了“供水管网DMA分区定量漏损监控管理系统”(简称“wDMA系统”)的研发背景,设计日的、理论基础、感知设备、系统功能及其特点,强调了引进《漏损监控运营管理流程》的必要性,并且说明了该系统与数字供水,智慧城市的支撑关系。
随着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水质的不断恶化及洪涝灾害的频繁发生,水问题已成为制约许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健康持续的非常规水循环系统的建立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非常规水循环系统作为低碳生态城市结构体系的重要节点,是低碳生态规划的关键子系统,其合理的利用对低碳生态规划系统各要素良性循环的形成发挥着极大的作用。本文以深圳市广深港光明站门户区为例,探索低碳生态规划中本土适宜的非常规水循环系统的构建策略,以期
为了解决阜新等北方城市缺水问题,根据阜新雨水特点,对建筑小区雨水水质、水量进行分析,选择了小区雨水利用模式,推荐了建筑小区雨水处理的工艺流程。同时,对建筑小区雨水管道系统进行比选及优化设计,并进行了混凝实验研究。研究结果为北方缺水型城市住宅小区雨水利用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
通常城市可道水的水质较差,无法满足人工景观水体的水质要求.中试研究采用O.lμm、0.2μm和0.3μm平板膜系统处理以城市河道来水作为人工景观水体的补水.研究结果表明,这三种平板膜对主要污染物,包括,总氮与氨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UV254、叶绿索a和藻数量、浊度等,去除效果良好,且去除效果相近.对比三种不同孔径的平极膜系统的运行结果,0.3μm的平板膜系统膜压差最低,运行通量最人动力费用最低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二次供水设施数景迅速增加,二次供水安全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二次供水监管也面临着新的挑战,现有二次供水监管体制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对二次供水监管体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总结出二次供水监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健全监管机构体制、加强监管机构的自身能力建设、完善监管制度和适时调整监管工作的重点等监管对策,对于提高二次供水的行业监管水平,规范二次供水行业行为,
从尔北某城市二次供水管道中取水样,将水样带回实验室进行管道模拟分析.分析不同TOC浓度下一次加氯和二次加氯余氯衰减规律.分析结果表明:二次加氯后,余氯衰减系数Kb从6.7×10-3min-1降到2.4×l0-3min-l.分析不同余氯浓度下BDOC随时间变化规律,控制水质生物稳定性,为保障饮用水安全提供可靠的信息.建立三种小同余氯浓度下细菌随时间增长的指数模型,能够指导实践中二次加氯以便控制细菌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