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技术在良性骨肿瘤手术中的初步应用报道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七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jic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创技术是外科医生追求的手术方式之一,目前在外科多学科手术中已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在骨肿瘤手术中,脊柱肿瘤微创得到相对广泛的应用。四肢良性肿瘤除骨样骨瘤外应用较少,本文通过自制微创器械进行了临床初步尝试。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THR术中股骨转子下短缩旋转截骨在DDH = 4 \* ROMAN IV型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改良研究.[方法]对2009年8月~20014年4月间接受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术的21例(21髋)DDH = 4 \* ROMAN IV型患者术中实施股骨转子下2.5cm处短缩旋转截骨,其中女15例,男6例,28~52岁,平均34.6岁,均为Crowe分型= 4 \* ROMAN IV型
会议
目的:探讨Ilizarov外固定架技术治疗胫骨创伤后缺损性骨不连的疗效.方法:对本院骨科自2008年8月~2011年9月共收治16例(16肢)胫骨创伤后缺损性骨不连患者,男性11例,女性5例,开放性骨折10例,闭合性骨折6例,病程平均30.5月(9~96月),曾行一次手术者6例,两次手术者6例,三次及三次以上手术者4例,7例合并不同程度感染,骨缺损平均为4.0cm(2.0~5.0cm).
目的:探讨双臂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胫骨近端开放性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10月至2011年2月应用双臂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胫骨近端开放性粉碎性骨折37例。
目的 通过观察脊髓栓系综合征(tethered cord syndrome,TCS)患儿终丝的超微结构,提高对TCS的病理学认识,为TCS的病理学定义及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目的:基于有限元方法,建立全骨盆非线性有限元模型的骶髂关节接触与融合模型,探究在应力加载情况下的骶髂关节及骨盆生物力学变化,探究骶髂融合治疗下腰痛的生物力学机理,从而为骶髂关节源性下腰痛机理研究及其治疗和预后判断的探讨提供参考。
目的:总结跗横关节结核治疗经验。方法:自2010~2014年4年间,共收治跗横关节结核14例。男性9例;女性5例。年龄最小8岁,最大57岁,平均33岁。从发病到就诊的时间:6个月~3年。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后隐性失血的特点及其临床影响因素。[方法]2005年5月~2013年8月已在本院行初次单侧TKA术患者中随机抽取78例并通过Gross方程计算隐性失血量,最后分析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止血带时间、手术时间、术前诊断与隐性失血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骨盆、髋臼骨折术前设计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2015年4月选择性采用3D打印技术对入院的骨盆、髋臼骨折患者共43例进行术前设计.其中男32例,女11例,平均年龄37.1岁(23-65岁),车祸伤30例,高处坠落伤,13例.
目的探索襁褓体位固定对大鼠髋关节发育及髋关节软骨中特异性基质:二型胶原(Collagen-Ⅱ)、蛋白聚糖(Aggrecan)及金属基质蛋白酶-13(MMP-13)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4只新生wistar大鼠编号后随机分为实验组(33只)和对照组(31)。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股骨端AM点的近解剖单束重建治疗ACL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2013年6月至2014年7月期间,一共有32例ACL损伤患者,其中男性25例;女性7例;左膝15例,右膝17例;其中运动损伤29例;车祸伤2例;摔伤1例,年龄17-52岁,平均(25.9±9.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