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高血压脑出血(HIGH)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其中基底节区出血占70%,提高手术效果是目前外科治疗发展方向.我们对2009年1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HICH患者中,随机选择并分别采用皮质造瘘及经侧裂-岛叶入路血肿清除术各50例,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100例患者中,行皮质造瘘血肿清除术者50例(皮质造瘘组),经侧裂-岛叶入路者50例,均为基底节区出血.均于发病后
【机 构】
:
江苏大学附属宜兴市人民医院,214200
【出 处】
:
江苏省第十八次神经外科学学术会议暨第一届苏、浙、闽神经外科高峰论坛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高血压脑出血(HIGH)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其中基底节区出血占70%,提高手术效果是目前外科治疗发展方向.我们对2009年1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HICH患者中,随机选择并分别采用皮质造瘘及经侧裂-岛叶入路血肿清除术各50例,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100例患者中,行皮质造瘘血肿清除术者50例(皮质造瘘组),经侧裂-岛叶入路者50例,均为基底节区出血.均于发病后7h内入院并急诊手术.纳入标准:(1)术前GCS评分5分以上;(2)手术离发病时间不超过7h,主要是因为HIGH在发病20 ~ 30分钟形成血肿,1~2小时达高峰,6~7小时逐渐停止[3],故大多数学者[4],主张超早期手术,7小时内最为适宜.(3)经临床及影像学检查基本排除其它原因所致出血.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胶质细胞源神经生长因子(GDNF)对损伤脊髓的修复作用.方法: 以SD大鼠制作脊髓半横断损伤模型,分为:单纯脊髓损伤组(对照组)10例和脊髓损伤+GDNF组(实验组)10例,应用Hochest法检测脊髓损伤后细胞凋亡的动态变化并计算凋亡指数;手术后应用BBB行为学评分观察损伤脊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脊髓损伤后凋亡减少,凋亡指数降低(P<0.05);2周BBB评分治疗组评分高
我科近3年来共完成各类脊柱脊髓手术552例.分类如下:1.颅颈交界区畸形:Chiari畸形,颅底凹陷,环枕融合,齿突畸形等.2.髓内胶质瘤:星形细胞瘤(儿童多见)及室管膜瘤(成人多见).3.囊肿:蛛网膜囊肿,肠源性囊肿,支气管源囊肿,表皮样囊肿.4.栓系:单纯及复杂栓系(脂肪瘤、畸胎瘤、错构瘤、表皮样囊肿,脊柱裂、脊髓纵裂、脊髓脊膜膨出等).其他20例:包括结核性肉芽肿1例、脊索瘤1例、原始外胚层
目的:探讨Chiari畸形的外科手术治疗和相关临床问题.方法:回顾分析35例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的有26例)的外科治疗的经验.全部病例均行后颅窝减压,C1后弓减压,枕大池扩大成形,小脑扁桃体下疝切除术或电灼术.结果:全部病例随访半年-4年,全部获得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改善,动态复查影像均获得良好的效果.结论:Chiari畸形的外科治疗中根据临床症状和影像特点,个性化的选择行后颅窝大或小的骨
目的:胸椎管内外沟通的哑铃形肿瘤或胸椎旁肿瘤(Dumbbell or paraspinal tumors of thoracic spine,DPTTS)一般采用后正中入路和/或经胸腔入路切除,单独用后正中入路常难以清楚显露胸椎体旁病变,联合入路则手术创伤较大,本文报道胸椎旁正中入路切除DPTTS的效果.方法:根据胸椎旁肿瘤部位和大小选择旁正中切口,距离后正中线2cm ~ 2.5cm,切开背部肌肉
目的:阐明长期腰大池置管导致椎管内炎性肉芽肿形成的危险因素、发病机制、临床诊治等要点,以期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并对本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方法:报告1例颅脑创伤后颅内感染并发交通性脑积水患者长期腰大池置管导致椎管内炎性肉芽肿形成病例,并结合文献及治疗体会探讨该并发症的易感因素、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颅内感染并发交通性脑积水、患者反复感染一般状况差、腰大池置管时间过长、腰大池置管无菌
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应用呼吸机抢救的体会,以利于提高救治水平.方法:对4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呼吸机通气的同时,针对引起缺氧与二氧化碳潴留的不同病因进行治疗及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防治.结果:治愈24例(57.1%),死亡18例(42.9%).结论:在应用呼吸机救治重型颅脑损伤并呼吸功能不全的同时及早解除引起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原因,防治呼吸机相关肺炎.才能提高本病救治的成功率.
目的:作为"第三次工业革命"代表性技术之一,3D打印技术颠覆了目前制造业现状,显示出巨大潜力正引起世界科技及产业变革,尤其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其个性化、高仿生、精密制造等特点将给医疗产品带来全新的制造手段和工艺.作为国际上最早从事生物3D打印技术研究的团队之一,我们十几年来对3D打印的基础理论及应用进行了系统研究,在神经耗材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开发出可用于神外手术组织修复的新型可全降解组织支架,弥补
背景:颈内动脉血泡样动脉瘤由于瘤颈位置、瘤壁组成的特殊性,常规治疗手段术中风险、预后不良可能性大.目的:探讨颈内动脉血泡样动脉瘤的显微手术治疗效果,分析各处理方法的差异.方法:总结2013年7月至2014年1月收治4例颈内动脉前壁动脉瘤患者,术前完善头颅CTA、三维DSA评估动脉瘤情况,分别采取瘤颈及部分颈内动脉血管壁直接夹闭(2例)、颈内动脉缝合(1例)、自体硬脑膜包裹及瘤颈夹闭(1例)术式.结
背景:颅内破裂动脉瘤手术时机的选择对患者预后有重要影响,高级别动脉瘤处理存在较大争议.目的:探讨高级别动脉瘤患者的急诊显微手术治疗效果及术中处理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21例Hunt-Hess Ⅳ-Ⅴ级动脉瘤患者资料,其中男8例,女13例,共24个动脉瘤.Ⅳ级患者18例,Ⅴ级3例.结果:所有患者入院3小时内完成头颅CTA/DSA,入院12小时内行急诊手术治疗,均以
目的:评估前交通动脉瘤的几何形态参数与其破裂风险之间的关系,获取动脉瘤破裂可靠的风险预测因子.方法:回顾性研究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有完整3D-DSA资料的前交通动脉瘤患者,分为破裂组和未破裂组,分析动脉瘤的三维影像,测定动脉瘤的一维形态参数,如垂直高度(H),最大高度(Hmax),瘤颈宽度(Dneck),颈/高比,二维形态参数如AR(aspect ratio=Hmax/Dneck),SR(s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