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压治疗研究新动向:强化、优化和简化

来源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十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m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高血压人群中长期有效降压治疗显著减少心、脑、肾并发症和死亡率已经获得充分证据与效果,成为心血管病预防的主要干预手段之一。目前,重要的任务是将研究成果转化到临床实践和人群防治中去,新制定的或不断更新的治疗指南在这方面发挥了具体的指导作用。与此同时,人们也关注降压治疗研究的发展。概括起来,降压治疗研究正在向强化、优化和简化的方向发展。本文简述了强化血压控制目标值、扩展降压治疗能获益的人群、优化降压治疗方案、关注降压治疗阻止病情进展和逆转靶器官结构损害、简化治疗药物和方案等内容。
其他文献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为诊断部分原发性小血管炎的血清学诊断工具.其特异性靶抗原为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胞质成分.到目前为止,已有多种中性粒细胞胞质成分被证实为ANCA的靶抗原,这里着重介绍较重要的几种.
本文对系统性血管炎的器官侵及应考虑几种可能情况如综合征,淋巴瘤样内芽肿病、韦格纳肉牙肿病等,在临床诊断后,除用药物治疗外更应并用多种免疫抑制剂长期治疗.
目的:用随机方法以氨氯地平为对照,观察培哚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效果,并评价其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1~2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人培哚普利组(4 mg/d,商品名:雅施达,天津施维雅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或氨氯地平组(5mg/d,商品名:洛活喜,辉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治疗4周,如血压得到控制[收缩压0.05)。治疗12周末降压有效率培噪普利组97.7%,氨氯地平组95.6%, 2组间相比差异无统
近年来,MDCT在冠状动脉病变无创性诊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比起来,MRI在心肌缺血以及心肌活力检测中具有独特的优势。此外传统的X线、超声心动图以及核素心肌灌注扫描等仍然发挥着其应有的价值。因此全面评估冠心病应当充分了解各种成像方法的特点并在实践中考虑到各种影像技术的效/价比、侵袭性和优势互补等。借此,本文对冠心病影像学检查方法,特别是心脏MRI的临床应用及进展进行概括和总结,以飨读者。
目的:研究曲美他嗪对过氧化氢(H2O2)体外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在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上建立H2O2损伤模型,观察不同浓度的万爽力(1μmol/L、10μmol/L、100μmol/L)对细胞活力噻唑蓝(MTT)、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一氧化氮(NO)表达的影响.结果:不同剂量组曲美他嗪可以提高H2O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对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患者运动耐量和缺血心肌摄糖能力的影响.方法:43例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常规治疗,包括硝酸酯类制剂、B受体阻滞剂及钙离子拮抗剂、抗血小板制剂、调酯药等;B组为以上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20 mg每日3次.治疗24周.治疗前后均行运动平板实验.观察:(1)服药前后每周心绞痛发作的次数;(2)服药前后运动诱发心绞痛发作所需时间,运动后S
目的:比较培多普利与卡托普利对高血压患者白蛋白尿排泄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培多普利组(20例,予以培多普利4 mg 1次/d)和卡托普利组(20例,予以卡托普利12.5 mg 3次/d),治疗4周,治疗前后分别测血压及尿白蛋白值,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药物均能明显降低血压及尿白蛋白的排泄(P<0.05),而培多普利组降低尿白蛋白的排泄的疗效优于卡托普利组[(10.2±1
目的:探讨培垛普利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操作诱发的肱动脉内皮功能不全的影响.方法:实行PCI的冠心病患者62例,随机分为培垛普利组(31例)、对照组(31例),应用高频超声探头分别测量两组PCI术前及术后的肱动脉基础内径、反应性充血内径、含服硝酸甘油(NTG)后内径,计算血流介导的肱动脉舒张反应(FMD),并运用多普勒技术测定血流速度峰值,最后比较两组间及组内上述参数的差异.超声测量于PC
本文分析了埋藏式自动复律除颤器(ICD)在慢性心衰患者猝死的预防应用,介绍了ICD在心衰患者应用的适应证,以及置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CRT-D)在心衰患者应用适应证,总结指出置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可以有效改善心衰患者的生存率,已被列入ICD应用的Ⅰ类适应证,因此,预防性置入ICD在这些患者中是值得推荐的。
随着基础研究水平和临床检测手段的提高,有关肺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取得了明显进步。肺动脉高压作为肺血管疾病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其分类、发病机制及诊断治疗均发生了瞩目的变化。本文回顾了近年来肺动脉高压诊治方面的一些进展,主要从定义与分类、发病机制和病理改变、诊断原则和措施以及治疗等方面进行了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