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cGVHD具有生物标记意义的B细胞相关基因筛选

来源 :第十五届全国实验血液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jjyy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筛选对cGVHD具有生物标记意义的B细胞相关基因.方法 利用基因芯片方法分别对轻-中度cGVHD患者、重度cGVHD患者、无cGVHD患者、免疫耐受者及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基因表达谱进行检测,进行组间比较,筛选出与B细胞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应用荧光定量PCR对筛选出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验证.结果 基因芯片结果显示cGVHD患者与无cGVHD患者相比共有284条表达差异基因,其中与B细胞相关的有5条,分别为CDKN2A、SOX4、ZBTB32、CD70、IL21R.
其他文献
目的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最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由于基因表达谱(GEP)价格昂贵且难以常规开展,基于免疫组织化学(IHC)的IHC分型通过检测细胞起源(COO)相关蛋白表达,可近似的翻译GEP信息,并将DLBCL分为生发中心B细胞(GCB)型和非GCB型。在单纯化疗时代,GCB型预后显著优于非GCB型。在利妥昔单抗为基础的化学免疫治疗时代,GCB型与非GCB型预后差异不断
目的 探讨线粒体DNA (mitochondrial DNA,mtDNA)拷贝数改变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60例AML患者骨髓及外周血的mtDNA;以20例正常人外周血为对照,评估mtDNA (ND1单拷贝基因)拷贝数和核基因组hGB的相对值在AML中检测的意义.结果 初发或复发/难治AML患者外周血和
目的 报道一例罕见的同时伴有t(9;22)(q34;q11)和t(15;17)(q24;q21)变异型易位t(5;17)(q32;q21)异常核型的CML慢性期病例,并探讨其与典型t(9;22)(q34;q11)CML不同的临床特点.方法 抽取患者骨髓细胞,经直接法和/或24hs短期培养法制备染色体悬液,R显带进行核型分析,并进行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BCR/ABL融合基因;另行免疫分型、多
目的 分析伴有t(5;12)/ETV6-PDGFRβ异常髓系肿瘤的临床和实验室特点。方法 采用骨髓细胞短期培养法制备染色体标本,R显带技术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采用PDGFRβ双色断裂重排探针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该基因重排;应用多重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ETV6-PDGFR β融合基因,并对其中一例PCR产物进行测序分析;应用流式细胞术进行免疫分型分析;4例患者均接
目的 基于β2微球蛋白(β2M)和血清白蛋白(ALB)的国际分期系统(international staging system,ISS)是多发性骨髓瘤的经典分期系统.但是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ISS主要通过反应患者年龄相关的并发症负荷,而不是骨髓瘤细胞的恶性程度来预测多发性骨髓瘤的预后.那么,ISS能否通过反映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
目的 探讨C-myc基因在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cell non-Hodgkins lymphoma)中的表达,与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分期、预后相关性。方法 收集我院2011年01月至2013年11月期间初发的B细非霍奇金淋巴瘤组织标本作为病例组,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患者组织标本作为对照组,并制作成组织切片;应用Envision两步法检测C-myc基因的表达情况;免疫组化检测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患
目的 DLBCL是最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国外报道显示,MYC基因异常伴有BCL2或(和)BCL6基因异常的患者具有极差的预后。然而,国内相关研究甚少,MYC、BCL2与BCL6基因的预后价值有待证实。本研究探讨MYC等基因异常在中国DLBCL中的发生率及预后意义。方法 本研究中,我们共收集246例2006年2月至2014年1月我院病理科诊断的初诊DLBCL患者。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IHC)与荧
Introduction Acute myeloid leukemia (AML) is a malignant and aggressive disease not sensitive to chemotherapy because mesenchymal stromal cells (MSCs) may play part in the protection of AML cells whic
目的 人源血管内皮祖细胞是从骨髓动员到外周血的血管内皮前体细胞。血管内皮祖细胞已成为临床治疗心血管疾病,血液系统疾病以及糖尿病等疾病的重要靶点,因此建立一个优化的体外分离和培养方法至关重要。现有的利用梯度离心方法分离单个核细胞,通过差时贴壁法诱导培养内皮祖细胞的方法已经被广泛使用。但不同的实验方案利用的差时贴壁时间不一致,本研究旨在比较不同差时贴壁培养方法诱导出的人源骨髓内皮祖细胞的纯度和功能,从
目的 研究悬浮培养的小鼠骨间充质干细胞(MSC)对T细胞的调节作用及其初步机制.方法 采用低吸附细胞培养皿培养小鼠骨悬浮MSC,采用贴附细胞培养板培养小鼠贴壁MSC.在光镜下观察悬浮MSC的形态并进行成骨和成脂肪诱导分化.以流式细胞术检测悬浮MSC的免疫表型.收获悬浮MSC和贴壁MSC的培养上清,采用流式检测CFSE法比较其抑制T细胞增殖的能力.采用定量PCR分析不同培养上清对T细胞表达的免疫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