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型企业生态经营绩效评价体系构建与应用——基于生态效益外部性及嵌入式列报视角

来源 :中国会计学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nder5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企业环境业绩评价主要集中于环境损害降低及其效率的评价,本文将能释放生态效益的生态型企业生态经营绩效评价纳入环境绩效评价范畴。生态型企业所经营的生态资本是一种处在潜伏状态的经济资本,生态补偿制度的完善和生态服务市场形成将力推其加速向经济资本有效转化。生态经营绩效评价应重点评价生态资本的形成效率、生态资本向经济资本的转化效率以及经济资本向生态资本的投资效率。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以来苏南发展模式的不断创新,苏南在发展模式创新中率先奔小康,本文就苏南在发展模式创新中率先奔小康的一些实际及启示做一说明。
成本计量发展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过程。成本计量模式是企业家根据企业外部环境与资源禀赋所作的利益最大化的制度设计,它的演进与发展是受到理性选择的推动。美国、日本成本计量模式的分化与新中国成本计量模式的演进都是理性选择的结果,传统成本计量模式在金融危机中遇到的挑战只能通过制度创新来应对。
从企业实际需要,构建符合我国实际的管理会计框架对管理会计理论发展和实践应用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管理会计框架研究现状分析,提出基于价值链构建管理会计框架具有全面性、代表性、串联性等优点。并进一步探讨如何构建基于价值链的管理会计框架,认为管理会计框架包含相互联系的理论框架和应用框架二部分,理论框架从管理会计存在的价值出发,分为基本理论、具体理论和应用理论三个层次,应用框架以价值链信息为基础分为信
内部资本市场配置效率由企业内部资金配置决策的有效性决定。本文在标准实物期权模型的基础上构造了一个内部资金配置决策模型,强调了绩效评价在资金配置决策中的作用。本文的结果显示,CEO薪酬激励是提高内部资本市场配置效率的最重要手段之一,但是仅依靠薪酬激励通常只能使内部资金配置达到租金抽取与效率权衡后的次优结果,有必要嵌入绩效评价以实现和强化激励机制的约束性。本文的分析表明,管理绩效评价比财务绩效评价更有
构建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内部控制评价综合模型不仅是我国企业持续发展的焦点问题,也是理论研究的迫切任务。本文借助实例的研究,拟引入COBIT的视角,探讨构建供电企业内部控制成熟度模型的方法。
TOC理论认为现行成本会计核算方法有费用分摊不合理等缺陷,因此提出了新的核算方法TOC会计及新的核算指标:贡献利润、库存,运营费。本文基于对传统会计指标和TOC会计指标的关系研究,创新性得出基于财务报表数据的TOC指标计算方法。然后用TOC会计指标结合传统的财务指标,运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别建立包含和不包含TOC会计指标的预警模型,结果发现,含TOC指标的模型提高了模型的预测准确性。
多元化企业中每个业务单元都需要制定各自的经营战略,并开发出相应的分部平衡计分卡(BSC)。但以往研究发现公司高管在使用分部BSC评价业务单元业绩时存在共性指标偏差,削弱了BSC的应用价值。本文提出两种减轻共性指标偏差的措施,即改进战略表述以增进评价者对业务单元战略和独特性指标的理解,以及运用分解评价方式并要求证明评价合理性,激发评价者的认知努力。开展一项实验研究检验这两种措施的效果,要求参与者扮演
为了分析企业现金流转问题的基本特性和运行规律,本文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了上市公司现金流转的系统动力模型,对企业的现金流转情况实施动态仿真,实现企业现金流的实时数据控制。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不同仿真方案,模拟了不同条件下企业现金流转的具体情况。结果表明,模型可以反映企业现金流转系统的基本特性和运行规律,可以对判断企业经营状况提供参考和协助。
本文研究了现金方式的公司投资,结合投资方式,本文将公司投资分解为直接投资现金流出、直接投资现金流入、间接投资现金流出、间接投资现金流入,并以这四个指标作为公司现金投资的扩张与收缩的代理变量,运用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实证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现金投资决策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公司内外部因素对公司的各项投资现金流的影响存在差异;2.同时公司投资现金流具有显著的惯性特征。
本文主要从理论上分析盈余管理对内部资本市场效率影响的机理,即通过分析盈余管理与内部资本市场效的辩证关系的角度,分析盈余管理对内部资本市场效率影响的原因及方式,并在此基础之上,得出结论随着内部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盈余管理行为的存在将不利于内部资本市场效率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