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氧诱导因子-1(HIF-1)在动脉硬化闭塞症中的研究进展

来源 :2016全国慢性病诊疗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tct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是指动脉内膜增厚,甚至管腔狭窄闭塞引起患肢供血不足的疾病,其中糖尿病为高危因素之一.目前缺少针对末梢血管病变的有效治疗方法.缺氧诱导因子-1(HIF-1)是人体内针对微环境缺氧作出适应性调节的关键性转录调控基因,其靶向基因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两者及其他相关下游因子共同参与了新生血管的形成.然而目前针对HIF-1及VEGF的研究大多局限于肿瘤新生血管,而较少在周围动脉闭塞、糖尿病足周围血管病变等周围血管病变等方面进一步深入研究.因此加强对HIF-1及VEGF在周围血管病变的研究或许能为其治疗提供新的方向.缺血缺氧环境下,HIF-1α降解途径减弱,聚合成HIF-1增加,进一步通过合成VEGF、动员血管内皮细胞、血管内皮祖细胞等途径增强局部细胞耐受缺氧环境及促进周围新生血管形成。但目前HIF-1在新生血管方面的研究多在于肿瘤学方而,缺乏动脉硬化闭塞症中HIF-1的相关研究。与此同时,动脉硬化闭塞症中腘动脉以下病变,尤其足趾末梢循环障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进一步加强HIF-1在动脉硬化闭塞症中的研究或许能为其提供新的治疗途径。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健康体检人群血清Wnt5a水平与腹型肥胖的关系.方法:收集2011年4月至5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176例,根据WHO 2000年亚太地区成人体重分级建议分为3组:正常组:63例,BMI<25 kg/m2,男性腰围<90 cm,女性腰围<80 cm;外周型肥胖组:42例,BMI≥25kg/m2,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0 cm;腹型肥胖组:71例,BMI≥
会议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GLP-1受体激动剂对小鼠棕色脂肪细胞分化和功能基因表达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小鼠棕色脂肪前体细胞,诱导分化后分成三组:GLP-1(10-8M)组、GLP-1(10-9M)组及对照组.干预结束后对培养出的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研究,应用荧光定量PCR检测棕色脂肪细胞标志基因的表达,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多组间均数比较.
会议
目的:研究种植牙后发生上颌窦并发症的相关因素,以减少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方法:研究我院口腔科2013年4月至2015年3月行上颌种植牙治疗的患者,实验组为种植牙后发生牙源性鼻窦炎、牙源性上颌窦囊肿及上颌窦穿孔,并排除治疗前感染者;对照组为种植牙后无明显并发症者.比较上颌骨骨高度、齿槽骨宽度、缺牙时间、手术方式及种植深度,分析两组结果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实验组种植失败率15.38%,对照组种植
目的:探讨透明质酸(HA)在去细胞同种异体神经移植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中对神经再生的影响.方法: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和自体神经移植组,每组12只.采用优化法去细胞(OA)处理SD大鼠切取坐骨神经获取去细胞异体神经移植物.实验组在神经两端吻合口应用透明质酸,对照组行单纯异体神经移植,自体神经移植组将自体神经切断后远近端倒置吻合.神经再生评估:①大体观察;②神经电生理;③坐骨神经功能指
目的:观察透明角膜切口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方法: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40例(48眼),视力<0.4,晶状体不同程度浑浊,行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房角分离树.结果:术前测量的用药后最高眼压在26.7~34.3mmHg,术后平均眼压为(15.7±3.3)(t=4.243,P<0.05);术后房角不同程度开放,前方加深.结论:透明角膜切
本研究通过监测重症脑血管病患者长程脑电图(long-term electroencephalography,L-EEG)判断预后,探讨其在早期判断重症脑血管疾病患者预后中的价值.结果证实第一次EEG分级与预后有较好的相关性,级别越高预后越差。此外对数例病情变化显著者复查发现EEG的动态观察很重要,向低级别转归者提示预后较好,反之,向更高级别恶化者预后不佳。Ⅱb级患者若转变为Ⅱc级,预后良好:Ⅱb级
目的:分析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ey)水平与左旋多巴(L-dopa)治疗帕金森病(PD)的相关性.方法:抽取入住我院经临床确诊的30例帕金森病患者(2012年10月至2015年12月)以及30例行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给予帕金森病患者左旋多巴(L-dopa)治疗,分别于患者治疗前后检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同时检测行健康体检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分析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浆同
目的:探讨集束化干预措施在神经外科手术医院感染预防中的效果.方法:实施集束化干预措施前后,对神经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率进行比较.结果:对比实施集束化干预措施前后,神经外科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率从3.07%下降到0.8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集束化干预措施,可降低了神经外科手术部位医院感染率,对保证医疗质量和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
乙型肝炎病毒(HBV)是一种DNA病毒,是造成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发生的主要原因.目前全球约有2.4亿慢性感染患者,每年预计有650,000例患者死于慢性乙型肝炎.我国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率从1992年的9.75%(1.2亿人)下降到2006年的7.18%(9300万人),5岁以下儿童携带率下降到1%以下,2014年乙型肝炎病例报告90多万例,据估算全国约有3000万乙型肝炎患者.本文将对HBV
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应用于临床心脏及大血管手术已经半个多世纪.随着对CPB专业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医用材料的进步、管理水平及外科手术技术的提高,术后死亡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大大降低,挽救了千千万万患者的生命.然而,CPB对心脏损伤仍然是一直研究的热点.据文献报道CPB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与基础疾病、手术种类和术中心肌保护等有关,在先心病术后的发生率为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