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地形风能资源微尺度数值模拟实验研究

来源 :2011年第二十八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lt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运用中尺度数值模式WRF 与法国CFD 模式WT 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广东省海陵岛地区的风能资源数值模拟实验,研究基于Navier-Stocks 方程的边界层动力模式与基于质量守恒的线性诊断模式的模式系统、以及单点外推与多点综合的数值模拟方法对风电场微尺度数值模拟评估的适用性。与大多数CFD 软件不同的是,法国WT 模式中设置了10 类大气稳定度条件的求解选择,而其它CFD 软件基本只在中性条件下求解。法国WT 采用分块结构化对整个空间进行网格化。它在所设结果点处对其进行笛卡尔网格加密,网格单元维度的扩展以及长宽比受到控制,以避免收敛的不稳定性。本文数值模拟实验首先采用WRF 模式的进行模拟,WRF 模式采用三重嵌套网格,水平分辨率分别为27km 、 9km 、3km,最内重网格的模拟输出结果最为WT 模式的初始气象场。法国 WT 模式水平分辨率为50m,垂直分辨率为4m,地形数据采用SRTM3 数据,水平扩展系数为1.1,垂直扩展系数为1.2,垂直参数为0.7,计算半径为12.5km 。2003-2004 年广东省气候中心在广东阳江海陵岛开展了风能观测实验,岛上7 座测风塔的观测数据作为本文数值模拟结果的验证资料。法国WT 模式采用Monin-Obukhov 长度进行稳定度分类,考虑到我国在工程应用中通常采用Pasquill 稳定度分类,本文采用经验算法推算了法国WT 模式中各类稳定度与Pasquill 稳定度的对应关系。数值模拟实验表明,考虑不同稳定度的年平均风速数值模拟误差小于只考虑中性稳定度的模拟误差。设立了三个数值模拟实验方案:采用单个WRF 网格点输出结果的WT 数值模拟方案;采用所有WRF 网格点输出结果的WT 数值模拟方案;采用单个WRF 网格点输出结果的丹麦WAsP 数值模拟方案。数值模拟实验对比分析表明,WRF/WAsP 和WRF/WT 方案的单点外推模拟方法产生的模拟误差,随着离开WRF 网格点距离的增加而明显增加;当WRF 网格点处于上风方、无地形阻挡且距离较近时,单点外推模拟方法相对于多点综合模拟方法有明显优势;采用中尺度模式与CFD 相结合的模式系统、以及多点综合数值模拟方法,在大多是情况下更适用于复杂地形条件下的风电场微观选址风能资源数值模拟评估。
其他文献
根据IPCC 第四次评估报告,由人类活动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毋庸置疑。随着全球变暖的持续发展,到本世纪末,全球平均海平面将上升0.18~0.59m ,格陵兰冰盖退缩将导致2100 年后海平面继续上升。而海平面上升将导致大陆、岛屿海岸线发生变化,部分岛屿被淹没或变为岛礁,沿海各国对应的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范围都将发生改变。各国基于利益考量,必将展开新一轮的主权争夺。目前,中国在黄海、东海和南海等海
“长驱直袭型”热带气旋是最具威胁性的天气系统。文章统计分析了2004-2010 年“长驱直袭”浙江温、台沿海的5 例热带气旋,就其登陆前后的降水分布特征进行了初步的分析探讨。
“泰利”台风(0513)登陆后降水发生显著增幅,导致了华东地区严重洪涝、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严重灾害,是2005 年降水最强、导致死亡人数第二多的热带气旋。初步观测分析得到,降水增幅发生和低层冷空气入侵有关。冷空气对本次降水增幅过程有多大贡献?不同强度冷空气入侵会对降水增幅产生何种影响?这些问题值得探讨。为此,我们利用NCEP/NCAR 资料与日本气象厅区域谱模式资料的融合资料和 WRFV2.2 模
各种路径的热带气旋影响浙江温台沿海时,其风力影响之时空分布具有很大差异性。文章统计分析了 2004-2010 年间明显影响温台沿海的10 例登陆型热带气旋,就其影响期间极大风速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结果表明:(1) 2004-2010 年间明显影响温台沿海的登陆型热带气旋,其极大风速之平均风级等值线基本呈北北东—南南西走向,与海岸线大致平行,风力等级由海向陆呈正向递减;(2)温台地区受登
热带气旋“麦莎”登陆玉环,“韦帕”登陆苍南霞关,登陆点均在浙江南部,登陆点位置近,两者登陆点的距离不超过150公里,登陆时强度相同(975 hPa),离境点的位置很近,不超过50公里,但产生的大风和分布有很大的不同,“麦莎”在浙江境内产生的大风强度、范围、都比“韦帕”大得多,持续时间也要长很多。本文通过对两热带气旋登陆前后的环境场和移动特征的对比分析,得出以下一些结论。登陆后减弱速度不一样,“麦莎
应用GIS 技术,采用加权综合评价法对浙江省临海市台风灾害风险进行评估及区划,并编制了基于分辨率为100m×100m 的临海市台风灾害风险区划图。结果表明:临海市台风危险性最大的区域位于括苍镇和尤溪镇部分地区,以及涌泉镇、绍家渡街道和东塍镇部分地区。而临海市台风灾害孕灾环境分布特征较为复杂,全市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灾害发生条件,其中较易发生的地区是山区和河网密布的地区。承灾体最易损的区域主要分布于临海
南登型热带气旋是引致台州强降水的主要天气系统之一,其登陆前后的降水具有相当的差异性。文章利用近年来形成的区域自动站雨量资料序列,统计分析了2004-2010 年间登陆台州以南之闽中到浙南沿海共18 例热带气旋,就其登陆前后的降水分布特征及其差异性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应用合成分析及相关分析方法研究了影响热带气旋登陆后转向入海路径趋势的若干因素,结果表明:登陆后转向入海路径趋势随时间和登陆地点的变化分布说明热带气旋登陆后路径仍受基本气流的引导和制约;热带气旋登陆时的惯性和和地转力的变化对热带气旋登陆后的路径趋势有一定影响;环境场对热带气旋登陆后转向入海路径有较大影响,尤其对流层中层流场对登陆后的热带气旋的移动仍有明显的引导作用;中国东部至黄海区域是环境场影响热带
近年来有不少学者对日照时数的气候变化进行了研究,郭军等利用天津地区4 个站1961~2003 年日照时数分析发现,近40 年天津地区日照时数呈明显的下降趋势。杜军、周明军等对拉萨1953~2005 年的年、季节日照时数分析表明,近50 年来拉萨年日照时数和各季节日照时数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减少的趋势。目前尚无研究宿州日照时数变化的成果。本文运用气候学统计分析方法,对宿州市近58a 日照时数的变化规律及
利用淮河流域162 个台站1961 -2009 年逐时降水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REOF 分析、功率谱、Mann -Kendall 突变检验等方法,分析淮河流域昼夜降水基本特征及其时空演变规律。结果表明:淮河流域昼夜降水空间差别明显,总体呈北少南多分布;年夜雨量和夜雨日多于昼雨量和昼雨日,但不同季节和不同强度等级降水昼夜差异显著。气候变化导致淮河流域昼夜降水量格局发生改变,年夜雨量大部地区有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