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域淤地坝建设环境效应综合评估方法研究

来源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第十届青年学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lfv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明确了流域淤地坝建设环境效应综合评估指标体系总体目标、建立准则以及基本框架基础上,对流域淤地坝建设环境效应进行了充分分析,并构建了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和模型设计。首次从流域淤地坝建设生态环境效应、社会效应、经济效应等三个准则层方面,选择了7个指标层、22个元指标来构建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利用改进层次分析法(AHP)从过程上模拟评估分析的整个步骤,完成元指标的筛选,形成可完整评估流域淤地坝建设环境效应的8个关键元指标。通过对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建设有关数据的广泛收集创建了关键元指标的评价标准。为全国各地区淤地坝建设环境效应的综合评估给出了一个具有实践意义的方法,可作为流域淤地坝规划、流域淤地坝建设现状的综合评估。
其他文献
三峡水库蓄水后,香溪河库湾成为富营养化敏感水域,水华大范围暴发,直接威胁流域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用WASP生态动力学模型对三峡水库香溪河库湾水华暴发的生物、化学和物理过程进行模拟研究,结合库湾2007年春季的监测资料,分析其水华生消机理,为水华防治提供借鉴。研究结果表明:模拟值较实测有一定滞后,且带有一定误差,一方面由于库湾水动力条件本身的影响,另一方面可能是由于硅营养的影响。从模拟结果来看
本文选取了黑龙江上游2000~2009年5~9月共十年80个时相的MODIS-EVI数据,以每年EVI最大值和平均值为指标对黑龙江上游研究区的植被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整个区域的植被指数总体呈下降的趋势,其中显著下降的面积约54523km2(10.67%);显著增加的面积约为10171km2(1.99%).分析结果显示整个研究区域以及位于俄罗斯境内的乌鲁利云圭河、乌罗夫河两个典型植被指数都
长江中下游区域湖泊富营养化严重,而农业非点源污染是主要影响因素.借助地理信息系统,利用地统计学中的半变量变异函数研究巢湖流域北岸区域六岔河流域多水塘-沟渠系统中的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中有机物质(OM)、总氮(TN)、总磷(TP)、氨态氮NH4-N)、硝态氮(NO3-N)的空间变异函数理论模型均符合球状模型,总磷(TP)、氨态氮(NH4_N)、有机物(OM)空间异质性中结构性变异
采用生物慢滤技术处理含有蒽的微污染水。当反应器中浊度、氨氮、CODMn的去除率基本恒定时,认为慢滤反应器已进入动态平衡状态。在反应器进入平衡状态后,分别进行去除蒽的试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填加活性炭生物慢滤反应器能在更短运行时间内对浊度、氨氮、CODMn等达到稳定的去除效果,但随着运行时间的增加,填加活性炭反应器与石英砂反应器有相近的去除效率;对含有同一浓度蒽的原水,形成成熟稳定生物膜的慢滤反应器
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流域范围内人类活动影响的加剧,我国西部地区的许多内陆湖泊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萎缩、威化,有的甚至完全干涸。严重影响当地社会经济与区域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鉴于此,本文以北疆乌伦古湖为例,基于水量平衡方程,通过水位还原计算,重建了湖泊天然情形下的水位变化序列,大致区分出人类活动对湖水位变化的贡献约占70%;此外,又结合盐量平衡方程,对湖水的矿化度变化进行了逐年模拟,揭示了湖水
河流水质监测断面应掌控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可以发现一条河流上现有水质监测断面是否存在功能相似的邻近断面,水环境数值模拟方法可以近似地展现一条河流任意位置的水质情况,二者结合即可解决缺乏实测数据的河流水质监测断面优化布设问题。以我国某条大河为研究实例,综合运用物元分析法、模糊聚类分析法以及1维水环境数值模型耦合物元分析法研究其水质断面优化问题。最终,该河现有15个监测断面需要去除2个
本研究基于RS和GIS技术,以景观生态学原理为基础,从1976、1986、2000和2008年4期现代黄河三角洲的遥感影像中提取湿地信息,对现代黄河三角洲湿地景观破碎化及其驱动力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现代黄河三角洲湿地的最大斑块面积、平均斑块面积和平均邻近指数不断减少,而且斑块密度指数呈增大变化。这些结果表明,整体上,现代黄河三角洲湿地景观破碎化程度在不断加深,但破碎化过程较为复杂,人工湿地和自
基于蒸散发互补相关原理,定量分析和预测了引黄灌溉发展对甘肃景泰灌区年潜在蒸散量的影响。景泰灌区从1972年开始引黄灌溉,年蒸发皿蒸发量和潜在蒸散量随着灌溉引水消耗的增大而减小,其中辐射项变化不显著,而空气动力学项下降的趋势非常明显,潜在蒸散量的变化主要受到风速下降和相对湿度增大的影响,与引黄灌溉发展具有紧密联系。根据互补相关平流,干旱模型分析了年潜在蒸散量随景泰灌区耗水量的变化规律,拟合了灌区年耗
气孔导度的准确估算及其基于叶片气孔导度提升模型来估算农田尺度ET的研究是实现不同尺度ET转换的重要环节,对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与评价意义重大。本文依据夏玉米叶片气孔导度和农田尺度ET实测值,在建立叶片气孔导度估算模型基础上,以光合有效辐射为关键因子,构建基于叶片气孔导度的冠层尺度ET估算模型。结果表明,夏玉米叶片气孔导度每日在10:00~13:00达到峰值,其日变化趋势与光合有效辐射的一致性较好,但
不同尺度的作物腾发量估算可为农业水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基于不同空间尺度下观测的田间数据,分析冬小麦返青生育期后微观尺度的作物叶面蒸腾Tr、小区尺度的作物实际腾发量ETa和中尺度的潜热水分通量LE的尺度效应;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方法,探讨不同空间尺度ET间的转换关系。结果表明,在充分供水条件下作物的ET尺度效应较为明显;作物叶面指数LAI和空气饱和水汽压差VPD是实现ET尺度转换的关键参量。基于Tr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