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口南支河段河床演变规律的研究

来源 :第七届全国海岸工程学术讨论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e88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江口南支河段包括从徐六泾至七丫口的白茆沙河段,七丫口至吴淞口的南支下段,南港和北港胃段。长期以来南支河段的河势动荡不定,严重影响长江河口区的航道稳定和二岸重要工矿企业码头前沿水深的稳定。但从1980年以来南支河段的河势呈现出一种相对稳定的趋势。因此探索南支河段的河床演变规律,不仅可以提高对南支河段河床演变规律的认识,而且对长江口深水入海航道的整治规划也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大量的水文测验资料和水下地形资料,分析长江口的水沙条件和南支河段主流的摆动规律,求得南支河段河床演变的规律和当前南支河段河势相对稳定的原因。
其他文献
本文在分析了珠海电厂煤港港区有关的自然条件后,建立了三角元计算网格。采用二维波浪、潮流泥沙淤积数学模型,进行了两种港区方案的模拟计算,最后分别给出了流速的变化值,平面流场变化图及溯流作用下的悬沙淤积,波浪潮流共同作用下的悬沙淤积与底沙的淤积。
根据1978年夏季珠江内伶仃河口湾多日实测水文数据,分析了此测期内纵向非潮流动的主要空间型式、时间变化和驱动机制.结果表明,从湾顶向海依次存在三种非潮流动类型:a.向上游流动;b.向海流动;c.表层向海,中底层向上游的分层流动.分析区内非潮流动具有1.8天至5天的变化周期.潮波和地形相互作用导致的斯托克斯漂移平均值约为3cm/8,输送方向指向上游.四个口门断面平均净流动与各测流站拉格朗日余流值对比
本文回顾作者十年前参加开拓赤湾港的实践并参照后来历次回访意见,归纳出赤湾港开发十年的几点作法,供珠海经济特区有关开发港口学术会交流讨论参考.有些意见仍作为供赤湾港继续开发的咨询建议,提要如下:1、多渠道筹集资金来源并科学地艰苦创业是企业成片开发港口的根基.2、较早地获得企业开发自主权,实行建设经营为一体的成片开发港口机制.3、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企业依靠科学技术进步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能力.4
本文通过大范围海域的全潮变态物理模型试验,对电厂排取水口工程的总体布局和细部结构进行分析研究,且进行了海水盐度分层状态下温排水运动特性及其对电厂取水温升影响的试验,最终确定了合理的工程布置方案。本文还详细研究了排取水口与煤码头、港池、航道以及防波堤的相对位置和相互影响问题,且对各种工程布置方案的温排水热污染范围及其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
本文主要依据1989年现场调查资料着重分析了高栏港的海洋动力环境、泥沙的来源与运动,和海域泥沙淤积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高栏港建港自然条件利用和改造的建议。
本文以卫星数据资料,用伶仃洋河口水体悬浮泥沙遥感定量模式计算了赤湾港及附近水域的悬沙含量,分析其不同季节、潮流和风况下悬沙的动态分布特征;阐明了该水域的悬沙运动为潮,波的综合作用结果。含沙量主要受径流和潮流挟沙能力控制,但以海水为主要成份的潮流起主导作用,因而该水域水体含沙量低、淤积强度亦小,是珠江口建港的优良海岸。据遥感分析结果,探讨了该区域的泥沙淤积趋势及其近期水上工程与泥沙淤积的影响问题。
高栏港沉积地层可以划分为上部海相层和下部陆相层.地层沉积相和地质年代资料反映高栏港在32000多年经历了两次大规模海侵海退的沉积环境演变.地层与沉积物分析结果表明,高栏港泥沙主要来源于港东北方向,珠江的鸡啼门、磨刀门河口.高栏港自然沉积速率近百年内有数量级增快,由0.1cm/a增加到2.17-2.86cm/a,但沉积环境的变化仍然是逐渐的.高栏港潮汐通道的深槽轴线在地质历史上曾发生迁移,因此,用工
河口区十字交汊河比较罕见,它集正负两向流、分流与汇流以及弯道水流等诸多水力现象于一体,使得流速场、泥沙运动及河床演变十分复杂,其浅滩整治方法更无成功经验可循。本文结合东莞水道南丫涌口十字交汊河航道整治工程的模型试验研究,详细分析了十字交汊河的水力特性及其浅滩形成的原因,提出了浅滩整治的方法。模型试验及理论分析证明,本文所提出的河口区十字交汊河浅滩的整治方法是正确的、可行的,亦难寻第二途径,整治工程
钱塘江是浙江省第一大河,河口潮强流急,海域来沙丰富,河床冲淤幅度大,速度快。自古以来,河口航运条件极差。解放后经过长期不懈的治江围涂,河口出海航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碍航浅滩数量明显减少,出海船只吨位明显增大,货物运量逐年增加。本文以杭州七格港区为例,根据大量实测地形和水文资料,分析钱塘江河口建港的水域条件。
本文采用数学模型计算验证了杭州湾大范围的流场、泥沙浓度场及河床变形,从动力、地貌上分析了杭州湾自金山至澉浦长50km的北岸深槽成因,预测了大规模围涂对杭州湾及北岸深槽的冲淤影响,提出了维护北岸深槽的合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