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利用2005-2009共4年冬季(11月-2月)江宁地区的单站地面观测资料,筛选出由辐射雾造成的大雾日(08时能见度小于1km)15天,在消空的基础上得到总样本数为47,以前一日20时观测资料作为因子,次日08时0、1化能见度作为预报对象,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并借助于SPSS软件,制作大雾事件的概率预报试验。试验表明,大雾日的回报准确率为73.3[%],非大雾日的回报准确率为90.6
【机 构】
:
南京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军事气象系,211101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气象局, 2111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2005-2009共4年冬季(11月-2月)江宁地区的单站地面观测资料,筛选出由辐射雾造成的大雾日(08时能见度小于1km)15天,在消空的基础上得到总样本数为47,以前一日20时观测资料作为因子,次日08时0、1化能见度作为预报对象,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并借助于SPSS软件,制作大雾事件的概率预报试验。试验表明,大雾日的回报准确率为73.3[%],非大雾日的回报准确率为90.6[%]。
其他文献
自Reed(1977)首次在风化的油砂中检出25-降藿垸以来,25-降藿垸一般被视为原油遭受强烈生物降解的指标.尽管如此,25-降藿垸的来源仍存在争议.海拉尔盆地烃源岩中25-降藿烷的分布主要以C28/C29 25-降藿烷为主,其中C25 25-降藿烷在m/z 177质量色谱图上以双峰为典型特征,少数样品里含有C26-34完整的25-降藿烷。同一口井中不同埋深的样品的25-降藿烷的相对丰度往往与藿
方正断陷发育四套烃源岩,下第三系宝一段、达连河组、新安村+乌云组,白垩系穆棱组;下第三系烃源岩累计厚度一般大于100米,分布广;新安村+乌云组油页岩发育,可以作为优质的烃源岩.方正断陷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一般达中-最好烃源岩级别;新安村组油页岩有机质丰度明显高于泥岩;新安村+乌云组有机碳大于2%的范围较大;有机质类型好,一般为Ⅱ1-Ⅲ型;有机质主要处于低熟和成熟阶段;综合评价研究表明,新安村+乌云
四川盆地震旦系-下古生界天然气勘探历经40余年,仅发现了威远气田,2011年在川中高石梯构造震旦系勘探取得重大突破,获得了日产百万方的高产工业气流,预示其天然气勘探潜力大.多年勘探实践表明,该盆地震旦系-下古生界储集层内枥青较为发育,普遍存在过油气的生排聚过程.结合地质背景,认为川中地区震旦系储层沥青多为后生-储层沥青,主要来源于下寒武统笻竹寺烃源岩,属古油藏深埋时在高温、高压的作用下原油裂解成气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T6390.28125°×0.28125°3h同化系统数据资料,采用天气学诊断方法,对2008年12月10日北京市出现的一次降雪天气过程的环流特征和物理量场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降雪天气过程是在比较有利的天气背景条件下发生的,中高空宽广低槽、低层切变线和地面冷锋是其主要的影响系统。并且,本次降水过程具有典型的华北地区东风回流降水的特征。同时,冷锋锋面云系和沿太行山脉的弱偏
运用甘肃省长江流域11个气象站1971~2000年30年整编气象资料及5个农业气象观测站1981~2000年1m土层内的土壤湿度资料,分析了该地大(暴)雨发生频率及大(暴)雨易发时段不同深度层次的土壤含水量、可容纳水量的变化,构造了评价当地大(暴)雨引发泥石流的评价指数。结果表明:在发生大雨时,西汉水流域的泥石流发生可能性大于白龙江流域,发生暴雨时,白龙江发生泥石流的可能性大于西汉水流域。
本文采用地面、高空常规观测资料和NCEP全球再分析资料(空间分辨率1°×1°),分析了0808号热带气旋“凤凰”远距离对2008年7月30日河北降水的影响,通过计算相当位温、对流有效位能和对流抑制能量,追踪热带气旋“凤凰”在江苏、安徽一带滞留期间河北产生远距离降水特征进行探讨,以此揭示热带气旋“凤凰”的远距离降水发生、发展机制。结果表明:“凤凰”登陆北上过程中,虽受副热带高压和中纬度系统阻挡,“凤
利用美国国家地球物理数据中心提供的全球陆地1km基础高程GLOBE数据,基于数字高程流域水系模型(DEDNM)构建伊洛河流域关键水文站—黑石关水文站集水区域的数字化流域,将流域划分为70个子流域。应用2006-2008年5-9月伊洛河流域自动雨量站逐日降水资料和洛阳9个观测站逐日蒸发资料及黑石关水文站逐日流量资料,调整新安江模型的各种参数以求得对黑石关站日流量的最佳模拟效果,在此基础上,利用预报降
本文主要从3种降水类型,特别是冻雨的地域分布和促使其形成的温度场层结方面讨论了1月26日到28日冰冻雨雪天气最为严重的阶段。分析表明,这次降雨、冻雨和降雪三种形态降水物自南向北的分布特征是由对流层中低层向北后倾的锋区在南北不同区域上的层结特征和地面温度决定的;而东西段出现差异主要是由于锋面西段的锋区强是锋区的逆温层和暖层更强,有利于冻雨的形成,而锋面东段的逆温层强度弱,且没有暖层,因而未形成冻雨;
连阴雨是江苏省常见的一种严重气象灾害,对工业、农业、交通、仓储等行业十分不利。不过连阴雨以春秋及初夏季节比较常见,冬季连阴雨在历史上并不多见。2009年2月13日~3月5日,江苏省沿江苏南地区出现了长达21天的连续阴雨天气,雨量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多。本文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实况要素资料和NCEP1°×1°再分析资料,分析了这次长连阴雨过程的天气形势及物理量场和要素场特征,结果表明:这是一次阻塞型连阴雨
本文利用WRF模式对2009年6月14日发生在安徽东北部地区的一次飑线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高空的偏西气流形势是此次飑线过程生命周期较短的一个重要因素,中低空及地面切变线是此次飑线过程的主要触发和维持机制;在边界层,飑线是由一条辐合线所确定,随辐合线的移动而移动;飑线所在位置与地面高压脊及等位温线密集带相吻合;850hpa流场特征能较好地分析飑线的发生、发展以及消亡的演变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