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入渗性能自动测量系统及其图像处理技术与计算方法研究

来源 :第七次全国微灌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ut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壤入渗性能自动化测量对于提高测量精度、效率具有实际意义。图象处理及其相关算法是实现自动化测量的关键。本研究将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结合一种土壤入渗性能的测量方法,提高数据观测精度与结果处理效率。建立了一套以(视觉)图像处理技术为基础的智能处理系统软件,实现,测量土壤入渗性能过程中,径流在坡面推进过程的实时图象观测,所采集的图像的预处理、灰度变换、几何畸变校正、滤除噪声等,再计算出径流湿润的面积,再根据已有的计算模型计算入渗率并实时地显示入渗曲线随时间的变化过程。用室内实验验证明系统。研究结果为土壤入渗性能自动化测量提供了基础。
其他文献
为了改善我省核果类果实的品质和延长鲜果的供应时间,我所自1977年开展了核果类新品种选育工作,旨在选育出抗寒、丰产、质优、不同熟期的新品种.迄今为止,采用双亲单交、三亲复交、远缘杂交等方式获得桃、李、杏杂种一代、二代苗共千余株.这些杂种苗陆续结果后,经多年观察、选择,对优良单株进行了嫁接繁殖.通过所内、所外相结合的途径,即在所内建立新品系母本园、生产示范园,在所外开展区域试验和生产试栽,以广泛征求
经几年研究的结果表明,青(木柰)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强、结果早、果个大、品质优等特点.果皮青里透黄、颜色美观,果肉青黄色,肉质细脆.果实8月中旬即可上市,品质上等.该品种的引进与推广,填补了我国中、北部地区鲜果市场供应的空白,丰富了水果淡季市场.
受吐鲁番地区科技局的邀请,自治区专家顾问团办公室组织张志新、杨承时专家顾问丁2006年10月22日到吐鲁番,与地区农科所、地区水科所、地区农技推广中心以及新疆葡萄瓜果开发研究中心等单位有关专家一起用四大时间(10月23日~10月26日)对吐鲁番地区以往所建没的节水灌溉试验示范工程运行情况进行了比较全面深入的实地调杳研究。除托克逊县外,凡是进行过滴灌试验示范的地方,不管结果如何,都去现场进行了实地调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膜下滴灌技术已经历了十多年的试验、研究、技术开发和应用推广,取得了可喜成绩,有效解决了长期以来制约我国大规模推广应用滴灌技术的设备国产化问题、价格问题、滴灌系统发展问题,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同时也存在着尚需重点研究与解决的问题。
与地表滴灌不同,地下滴灌系统的性能不仅受系统水力设计参数的影响,而且还受土壤特性空问变异的影响。利用田间试验,研究了地下滴灌系统水力参数和土壤特性空间变异对土壤水氮空间分布和夏玉米生长的影响。试验田块的土壤为砂质壤土。试验中滴灌带埋深设置0、15和30cm三个水平,施肥装置选择国内外常用的压差式施肥罐和文丘里施肥器两种类型;土壤特性测试指标包括颗粒组成、十容重、水分特征曲线、含水率、硝态氮和铵态氮
通过微灌用过滤器石英砂滤料的过滤与反冲洗试验,在4个不同的过滤与冲洗速度条件下,对0.3‰泥沙含量的原水进行了出水浊度、出水粒径级配及滤层膨胀高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的试验测定。结果表明:过滤速度与滤后水的浊度成正比,滤层有一个成熟期,在0-10分钟内浊度是逐渐上升的;冲洗流速加大,出水浊度接近清水浊度的时间缩短,正常速度范围内反冲洗在6~7分钟内完成;在过滤条件下,随着过滤时间的延长和流速的加大,出
该试验部分主要研究华北半湿润地区滴灌条件下,不同电导率微咸水(ECi)和土壤基质势(SMP)对番茄耗水量、水分利用效率和土壤盐分的影响。研究发现总体上番茄整个生育期累计耗水量随着ECi的增大而降低,随着SMP控制的降低而降低;番茄灌溉水利用效率(IWUE)随着ECi的增大变化不明显,而水分利用效率(WUE)随着ECi的增大而增大,IWUE和WUE都随着SMP控制的降低明显升高:三年微成水灌溉后,整
覆膜滴灌是一种开发利用盐碱地的新方法。本文研究了覆膜滴灌条件下种植1年和2年的盐碱地土壤盐分及其离子在剖面上的分布特征,为该技术长期开发利用盐碱地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随种植年限增加,O-40cm土层土壤盐分含量、Cl离子含量和Na离子含量逐渐下降,种植1年和2年后盐分含量、Cl离子含量和Na离子含量分别下降了9.4%和37.9%、21.3%和54.4%,及17.4%和43.2%;而40cm以下
针对当前节水灌溉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工程设计、建设监理、工程施工、产品质量等方面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相关建议。
针对北方干旱荒漠缺水地区,蒸发强烈、土壤透水性大、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的实际,选择膜下滴灌节水技术,通过主要作物棉花、玉米的大田试验研究,得出了膜下滴灌不同灌水定额条件下的棉花、玉米全生育期耗水量变化规律和温度变化效应;覆膜条件下的土壤温度、水分、灌水效果与作物最终产量的效应;研究了膜下滴灌管的田间优化布置与栽培模式;确定了毛管、滴头间距及合理的灌水定额;总结出棉花、玉米膜下滴灌的节水、优质、高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