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丽时代的饮茶文化

来源 :第十五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ng8604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丽王朝吸收融合了拥有茶生产地中心的百济和有千年海上贸易历史的新罗时期的茶文化.在这475年里,第36代王朝是韩国茶文化最昌盛的时期.
其他文献
文献表明,明初中国茶始传琉球王国,琉人将这一舶来品注为“札”音.但因制法欠精,茶叶品质粗糙.直至清雍正年间,琉球人向秀实在福建习得制茶技艺后,回国创制了琉球第一只茗茶“武夷松罗”.琉球茶具主要有移动式的水火罏、国产茶瓯、茶钟、茶托、茶帚及其大螺壳等.而王宫专设御用茶官“茗史”,极享殊荣,并在宫内特建茶亭,以供君臣饮茶议事.琉球王国的饮茶法主要有中国式茶瓯泡法、日式抹茶法两种.17世纪中期,琉球国内
历史悠久的茶道被很多人关注,许多人醉心茶道,努力学习以求入门茶道.大多数茶道课程内容包含了历史、文化、艺术、哲学、礼节等.通过学习泡茶可以更了解茶,参加各种茶活动能提升自身修为.本文介绍韩国茶道课程如何引导学生,以及茶道表演的创新与交流过程.
茶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入英国.茶叶在传入英国的过程中,滥觞于极具偶然性的葡萄牙公主凯瑟琳与英国查理二世的一场政治婚姻,经历过合法与走私的两种传播形式的大较量.此后茶叶在英国的广泛流行开始于咖啡店.
本文在综合考察唐宋以前文献所载炎帝神农氏事迹的基础上,全面阐述茶祖神农的历史功绩,提炼茶祖神农文化的内涵及茶祖神农精神.同时,以中华茶祖文化产业园茶祖宫的策划设计为例,探讨如何运用科技和文创等手段传承创新茶祖文化.
域外的神农信仰以日本最为普遍;但神农在日本不是茶祖,而被奉为医药之祖和行商之祖.祭奠神农的活动自江户时代一直延续至今,某些以神农冠名的商贩社团也依然存在,成为业界的某种精神支柱.日本各地的茶祖崇拜反映了茶界人士和广大民众对先人的感恩,和神农信仰一样,是文化英雄崇拜在日本社会的价值观体系中的表现.
本文认为中华茶祖就是神农,既概括了茶祖神农的精神,又论述了确立茶祖神农的历史地位、弘扬茶祖神农文化的时代意义.
文献记载显示,茶陵县的饮茶历史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南迁到茶陵潞水露岭山麓的露地炎帝部落.此后,茶陵人栽种茶、饮用茶历经先秦两汉以来的各个历史时期,茶陵县因此而得名.在唐代、明代,又两度因出产名茶而载入《茶经》《茶述》《本草纲目》等文献,至民国时期而衰.
陆羽的隐士身份,是他同时代人普遍认可的,《新唐书》对此早有定论.陆羽本人有明显的“隐”“野”倾向.他的日常服饰以“纱巾、藤鞋、短褐、犊鼻”的“野服”为主,崔国辅赠送他的礼物是适合“野人”乘坐和贮用的白驴、乌犎与文槐书函.“隐”“野”观念对陆羽内在文化心理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他的“狂”和人性的质朴本真上.呈现出一种坦直、奔放而带有人类原初状态的性格,展示了生命的纯朴与真实,表露了文人的真性情,是对儒家
茶是德国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饮品,是德国人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德国作为中国重要的茶叶出口国和欧洲最重要的茶叶再加工国,在世界茶叶贸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独特的药茶和花果茶是德国人最钟爱的茶类,它们虽然为德国人所独创,却和中国的“偏方”、与花茶有相似之处.以方便实用著称的德国茶具与中国传统茶具差别巨大,却在“停茶”这一功能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本文通过在日本出土的茶具,曾引用过《茶经》的《吃茶养生记》等文献,还有熟读《茶经》的五山僧人的诗歌来探寻日本是在何时,又是如何吸收现存最古老的茶书《茶经》的.此外,本文记录了陆羽卒年的南宋佛教典籍《隆兴佛教编年通论》在日本尚存,且介绍了此书的内容和在日本关于此书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