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ASSET-DTI成像及纤维束成像在弥漫性胶质瘤的诊断、分级以及显示肿瘤与周围结构关系等方面的作用。方法:使用GE Sigrm Excite 3T磁共振扫描仪,ASSET-SE-EPI脉冲序列对37例弥漫性胶质瘤患者(WHO病理分级:Ⅱ级16例,Ⅲ级11例,Ⅳ级10例)进行DTI扫描成像。分别测定病灶内、灶周水肿区、病灶及水肿周围T2WI显示信号正常区域、病灶同侧远处T2WI显示信号正常
【机 构】
:
解放军307医院放射科 北京 100071 解放军总医院MR室 北京 100853
【出 处】
:
第六届全国磁共振学术大会暨国际磁共振学术会议(ISMRM)、山东省第十五次放射学学术会议暨第十三届医学影像学学术研讨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ASSET-DTI成像及纤维束成像在弥漫性胶质瘤的诊断、分级以及显示肿瘤与周围结构关系等方面的作用。
方法:使用GE Sigrm Excite 3T磁共振扫描仪,ASSET-SE-EPI脉冲序列对37例弥漫性胶质瘤患者(WHO病理分级:Ⅱ级16例,Ⅲ级11例,Ⅳ级10例)进行DTI扫描成像。分别测定病灶内、灶周水肿区、病灶及水肿周围T2WI显示信号正常区域、病灶同侧远处T2WI显示信号正常区域及对侧大脑半球相对应区域的MD值和FA值。用SPSS11.5统计分析软件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用FuncTool软件对病灶周围白质纤维束进行三维纤维束成像。
结果:肿瘤内、瘤周水肿区及周围T2WI信号正常区域的MD值明显高于对侧正常脑实质(P<0.01),而FA值则均明显低于对侧(P<0.01)。Ⅱ级肿瘤内的FA值明显低于Ⅲ级和Ⅳ级(PⅡ-Ⅲ=0.024;PⅡ-Ⅳ=0.030);Ⅱ级肿瘤内及瘤周水肿区的MD值高于Ⅲ级和Ⅳ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论级别高低,肿瘤内与瘤周水肿区.MD值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FA值之间亦无显著差异(P>0.05)。三维纤维束成像显示,Ⅱ级胶质瘤对周围白质纤维束主要是推移,但也有浸润和破坏表现:Ⅲ级胶质瘤周围水肿区均可见纤维束较明显的破坏,肿瘤周围T2WI信号正常白质区内也有部分纤维束被肿瘤浸润甚至破坏;Ⅳ级胶质瘤周围水肿区及T2WI信号正常白质区内均有明显的纤维束浸润、破坏。
结论:各级别弥漫性胶质瘤瘤周白质纤维束均有不同程度的浸润破坏,反映了弥漫性胶质瘤浸润性生长的特征。MD值和FA值可用于区分胶质瘤与正常脑组织。FA值可用于区分低级别胶质瘤与高级别胶质瘤。DTI方向编码彩图和三维纤维柬成像可以清楚、直观地显示肿瘤与周围白质纤维束的关系。
其他文献
随着磁共振波谱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被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正式批准。神经放射学进入了一个新时代。MRS是一种无创性的检查方法,可以提供脑的代谢信息,在显示组织的生化特征方面优于传统磁共振成像。由于代谢异常通常早于结构的变化,MRS还可以检测到常规MRI不能显示的异常。本文介绍了中枢神经系统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对其波谱进行分析。
目的:提高对颅脑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认识和CT、MRI诊断水平。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13例)或诊断性治疗后(5例)最后诊断为颅脑原发性恶性淋巴瘤18例,全部行MRI检查(增强16例包括直接增强7例),其中7例同时行CT扫描(增强3例).并对病灶的影像征象进行分析。结果:CT和MRI所见肿瘤,形态以类圆形多见,16例周围水肿明显并引起明显占位效应,囊变4例。平扫时病灶在CI上全都表现为稍高密度,MR
1961年,Sarles等首先报道了1例合并有高γ球蛋白血症的特殊的慢性胰腺炎,并认为与自身免疫机制相关。1995年,Yoshida等提出了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utoimmunepancreatitis,AlP)的概念,认为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并结合文献总结出AIP的11个特点:(1)血清IgG或γ球蛋白升高;(2)自身抗体的出现:(3)胰腺弥漫性肿大;(4)ERCP示胰管弥漫性不规则狭窄;(5)组
目的:研究肠系膜下静脉(inferior mesenteric vein,IMV)在3D动态增强MRA(dynamic contrast-enhanced,DCE MRA)的显示及其汇入门静脉系统的方式,并探讨正常人与肝硬化患者IMV的变化情况。方法:217例行腹部增强MRI扫描的连续性病例。静脉注射Cd-DTPA,冠状面3D FSPGR动态增强。在工作站作图像后处理.用多平面容积重建(multi
目的:运用新的MR技术-动态Gd增强MR成像,观察髋关节极度外展固定仅30分钟时股骨头骨骺血流灌注的变化。方法:本项实验包括13例刚出生2周的乳猪,平均体重6.7公斤。随机将乳猪分为两组:第一组为正常对照组.共6例,第二组为缺血组.共7例。在对照组,在全麻下将乳猪双侧髓关节取自然体位固定,进行MR扫描。在缺血组,在全麻下双侧髋关节取极度屈髋屈膝外展体位固定,通常能达到的外展角度为75°~900°,
目的:探讨脊髓多发性硬化(MS)的MRI特征。方法:对19例急性脊髓炎的临床及MRI影像资料,加以分析。结果:脊髓多发性硬化MRI表现特点为:病变区脊髓呈轻度增粗(11/19),有的可以无显著增粗(8/19)。外缘光整。T2加权像病变区脊髓信号增高;病变范围不长,多为2个椎体高度以下(15/19);16例有增强MRI。增强MRI检查无显示强化(7/16)或仅有轻度斑片状强化(9/16)。对MRI检
目的:利用血氧水平依赖性功能性磁共振成像(BOLD-fMRI)技术及非金属MRI专用眼镜,分析探索屈光不正对儿童视觉功能区皮层神经元活动的影响。方法:以1.5T磁共振成像系统采集8例屈光不正眼儿童屈光矫正前后枕叶视皮层兴趣区BOLD-fMRI数据,及8例正常眼儿童凸透镜离焦前后枕叶视皮层兴趣区BOLD-fMRI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比较屈光不正眼及其矫正后、正常眼及其离焦后皮层视觉功能区神经元活动的
目的:1.对抑郁症患者脑额叶和边缘系统的NAA、Glu、Cho、Cr、MI等几种代谢物质进行1H-MRS定量分析,探讨抑郁症患者脑内代谢物质的变化特点,为抑郁症神经生化基础研究提供线索,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2.对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CUMS)大鼠抑郁模型进行超高场磁共振波谱仪检查,结合代谢组学分析其脑组织内代谢物质的变化特点,与临床抑郁患者的1H-MRS结果比较,评价CUMS动物模型的准确性。
目的:回顾性分析了12例恶性脑膜瘤和20例良性脑膜瘤的MRI特点,探讨其鉴别诊断依据。方法:恶性脑膜瘤组12例,MRI平扫9例,增强扫描7例;良性脑膜瘤组20例,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检查。结果:良恶性脑膜瘤在肿瘤形态、边缘、强化方式、脑脊液一血管间隙和脑膜尾征形态方面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良恶性脑膜瘤的MRI表现存在部分重叠,但是分析肿瘤的形态、边缘、强化方式、脑膜尾征形态和脑脊液一血
目的:探讨脉络膜裂的MR解剖及其神经上皮囊肿影像特征和发病机制,提高其鉴别诊断水平。方法:结合文献和颅脑大体标本,对照研究正常脉络膜裂在MR上的影像学表现,并对20例脉络膜裂神经上皮囊肿进行CT和MRI分析。结果:MR可清楚地显示脉络膜裂全长,表现为含脑脊液裂隙。脉络膜裂神经上皮囊肿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边界光滑锐利的脑脊液样低密度或信号,增强扫描无强化,近期随访囊肿无明显变化。结论:认识脉络膜裂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