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光-微热量-荧光光谱联用系统研究Cu2O光催化降解甲基橙原位热动力学机理的粒度效应

来源 :2017第十五届全国光化学学术讨论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jiaomy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光催化活性强烈依赖于催化剂的表面结构以及形貌粒度,催化剂的粒度大小不同,其表面原子比例、价带/导带的氧化还原能力及表面能等存在差异,直接影响了光催化的性能[1-2]。近年来,关于纳米催化剂粒度与催化性能构效关系成为了研究的热点,然而有关光催化过程的光热协同微观机理或机制的研究却少见报道或研究技术较为滞后,揭示粒度对催化热动力学的本质更为鲜见[3]。
其他文献
Sodium-sulfur battery(Na-S)is considered as an alternative energy storage system to replace the lithium ion batteries due to its high theoretical capacity,low cost,and resource abundance.
光子晶体结构(Photonic Crystal,PC)的慢光子效应及多重散射对光吸收的增强作用,已经被应用于TiO2[1]、ZnO[2]等半导体材料中,但CaTiO3作为骨架材料还未有报道.本小组利用聚苯乙烯作为硬模板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PC-CaTiO3,得到由2D纳米片组装形成大孔-介孔-微孔等级孔结构材料,并通过气相光催化氧化丙酮评价其光催化性能.结果显示,在1h内,72.2%的丙酮被降解,该
基于单键旋转受阻机制的聚集诱导发光(AIE)现象的研究已有许多报道[1]。本文报道了以环八四噻吩(COTh)为建筑块构筑全噻吩树枝状化合物,包括其二聚体、四聚体、五聚体与八聚体(COThO8)。我们考察了它们的吸收与荧光等光物理性质。这些全噻吩化合物(包括结构单元COTh)均具有有趣的聚集诱导发光(AIE)现象。这种独特的AIE特性现象的研究将丰富AIE研究领域,相关的机理研究还在探索中。
近年来,腙自由基作为一类非常重要的活泼中间体,被用于C-N键的形成反应中,同时也为含氮杂环的合成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途径。[1] 但是,如何在温和条件下实现氮氢键的断裂并产生腙自由基及其选择性控制是该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2-5] 基于我们组在“脱质子光致电子转移”模式来催化氮氢键断裂来生成腙自由基领域的工作基础,我们实现了腙类底物的自由基串联反应。该反应进一步拓展了腙自由基在光催化的有机合成领域的
电子/质子转移是多元光引发体系在光化学反应过程中非常重要的过程[1-2]。时间分辨光谱和高性能化学计算表明,氢键复合物会影响光敏剂激发态的内转换速率、系间窜越速率和质子/电子转移路径等光物理化学过程[3-4]。本文中,我们采用紫外可见光谱仪验证了,在单体/液晶复合体系中光敏剂PKCD与共引发剂NPG可形成氢键复合物。光差示扫描量热分析表明,该氢键复合物会显著加快PKCD/NPG光引发体系的引发效率
氧(O2)在很多生物体系中的生理及病理学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发展了一类新型的超分子聚合物比率式纳米氧气传感器,通过四重氢键作用将卟啉类磷光指示剂和荧光参比组装成在水中均匀分散的超分子聚合物纳米小球。
电荷分布,分子构型及聚集态结构对有机荧光化合物的光物理性质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本工作中,我们合成并表征了两种三苯基吡咯的同分异构体:1,2,5-TPP和1,3,4-TPP.由于两个苯环的不同取代位置,1,2,5-TPP表现出聚集荧光猝灭(ACQ)性质,而1,3,4-TPP则具有聚集诱导发光(AIE)性能.我们通过光谱分析、理论计算以及单晶解析系统地阐明了它们表现不同光学性质的原因,从而为设计新型聚集
开环易位聚合是一种制备无规、嵌段、交替高分子共聚物的有力工具。以聚降冰片烯为高分子骨架,采用Grubbs催化剂,可以通过“一锅法”随机共聚制备含有荧光生色团、亲水基团、氢键、寡肽、离子、金属配合物等各种功能基团的降冰片烯高分子。在这里,我们将介绍把功能化聚降冰片烯高分子用于肿瘤细胞调亡的一点进展。我们的核心目标是要发展一系列能够应用于肿瘤诊疗的新型生物功能高分子材料。
共轭聚合物由于自身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质在荧光传感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1-3].在三氟化硼乙醚中通过电化学聚合9-氨基芴单体获得了水溶性聚(9-氨基芴)(P9AF).在HEPES缓冲溶液(pH 7.0)中,当加入Fe3+时,P9AF荧光几乎淬灭完毕,而无机磷酸盐Pi可以使P9AF-Fe3+淬灭体系的荧光恢复.通过紫外吸收和透射电镜等分析探讨了P9AF的传感机理,并将P9AF成功应用于环境样本中F
二氧化钛光催化剂自1972年,AFujishima和 KHonda发现以来人们在应对环境危机,能源短缺寄予了厚望,但因禁带宽对太阳光的利用率很低而限制了其在工业上广泛的应用[1].2011年,Sicense首次报道氢化合成具有氧缺陷的黑二氧化钛在可见光区有较强的吸收,重新唤起了科研工作者对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研究的热潮[2].二氧化钛的氧缺陷强烈影响着催化剂表面原子比例和价带/导带的氧化还原能力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