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化脓灸对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的调节机制。方法:将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60例,分为治疗组(化脓灸+基础治疗)和对照组(基础治疗)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生活质量评分、血常规(RBC、HB、WBC、PLT)和免疫功能(T 细胞亚群、CD4+CD25+Treg 细胞、NK 细胞)的变化。结果:(1)临床症状:与治疗前比较,化脓灸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总体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
【机 构】
:
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 上海 200030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肿瘤科 上海 2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化脓灸对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的调节机制。方法:将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60例,分为治疗组(化脓灸+基础治疗)和对照组(基础治疗)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生活质量评分、血常规(RBC、HB、WBC、PLT)和免疫功能(T 细胞亚群、CD4+CD25+Treg 细胞、NK 细胞)的变化。结果:(1)临床症状:与治疗前比较,化脓灸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总体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化脓灸治疗组治疗后乏力与自汗症状明显改善,P<0.05;(2)生活质量:与治疗前比较,化脓灸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生理功能、躯体角色、身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情感角色等方面以及总体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身体疼痛、活力、情感角色评分亦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化脓灸治疗组治疗后生理功能、躯体角色、总体健康、心理健康评分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化脓灸治疗组生理功能、躯体角色、总体健康、总体生活质量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血常规:与对照组比较,化脓灸治疗组RBC、HB降低幅度较小,两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4)免疫功能:与治疗前比较,化脓灸治疗组CD4+CD25+Treg细胞水平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化脓灸治疗组治疗后NK 细胞水平升高,p<0.05。结论:化脓灸可有效改善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临床症状、生活质量、贫血等,调节CD4+CD25+Treg细胞和NK细胞可能是其主要作用机制。
其他文献
目的:运用fMRI脑功能成像研究技术,研究病理状态下巨刺外关穴、非穴的脑区激活情况,以印证"经穴特异性-脑相关假说"。方法:12例右脑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接受外关穴巨刺和非穴巨刺不同状态下的fMRI脑功能成像特点,所得图像采用SPM2软件包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巨刺外关穴与巨刺非穴比较,无激活脑区,在下丘脑有负激活点。结论:巨刺对脑区血流状态有着肯定的影响;巨刺外关穴与巨刺非穴存在着一
偏头痛是头痛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其发病率较高,发作时头痛剧烈,且反复发作、迁延难愈,常严重影响患者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目前多以药物治疗为主,虽有一定疗效,但其复发率高,副作用大。2010年4月-2011年4月,本文主要介绍采用董氏奇穴刺络拔罐法治疗偏头痛50例,取得较好疗效。
目的:通过观察醒脑阴阳透刺法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 因子(VEGF)含量的影响,探讨该法治疗急性脑梗死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针刺1组、针刺2组、药物组,每组各20例;三组 均用内科西药常规治疗,针刺1组加传统针刺法,针刺2组加醒脑阴阳透刺法;于发病第7天测定VEGF含量变化。结果:两针刺组血清VEGF含量均高于药物组,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P<
目的:观察和评价腹针干预治疗恶性骨肿瘤化疗期间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交叉对照试验设计,26例恶性骨肿瘤化疗患者被按1:1随机分配到A组和B组进行治疗,并对患者的生存量表进行治疗前后打分;疗程(一程化疗+二程化疗),A组接受一程化疗时采用治疗组方案,二程化疗时采用对照组方案;B组一程化疗时采用对照组方案,二程化疗时采用治疗组方案。治疗组采用腹针治疗+昂丹司琼治疗,对照组采用昂丹司琼治疗
目的:分析影响腹针治疗颈椎病颈痛临床疗效的潜在因素。 方法:进行1项随机对照试验,经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腹针治疗与体针治疗组,采用NPQ颈痛量表作为评价工具,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疗效因素筛选与分析。 结果:共纳入116例,其中腹针组60例,体针组56例。治疗后腹针组的有效率为81.7%,体针组为83.9%,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04,P=0.747),Logist
目的:观察艾灸预处理对应激性胃黏膜损伤大鼠白细胞介素1β (Interleukin 1β, 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0 (Interleukin 10, IL-10)的影响,探讨艾灸预处理抗胃黏膜炎症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8 只健康SD 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空白组、模型组、艾灸穴位组、艾灸非穴组。束缚冷应激法制作
目的:观察艾灸对大黄所致脾虚大鼠血浆β-内啡肽 (β-endorphin,β-EP)、胃动素(motilin, MTL)、生长抑素 (somatostatin, SS)的影响,探讨艾灸治疗脾虚证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 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空白组、模型组、温和灸组、隔姜灸组。大黄水煎剂灌胃制作脾虚模型,观察大鼠一般状况,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β-EP、MTL、SS的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
试题库建设是针对传统考试模式的一种改革,是课程建设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改革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试题库命题组卷具有随机性和客观性,能够避免人工命题的随意性和片面性,是提高高等院校教学水平,加强考试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经络腧穴学》是针灸专业的主干课程,为了客观有效地评价其教学内容、教学水平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给《经络腧穴学》课的教学提供参考,我们建立了《经络腧穴学》试题库,并且应用于期末考试中。
《针灸学基础》是针灸推拿专业的必修课,是理论到实践的桥梁课,也是为针灸临床打基础的重要环节课,因此,理论和实践的教学尤为重要。教学过程中,既要保证理论课的教学质量,又要提高学生的技能操作水平,调动学生对本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为针灸临床治疗奠定基础,本文对《针灸学基础》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几点认识进行了论述。
经络腧穴学是针灸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内容主要涉及经脉循行及腧穴定位。初学者常困惑十艰涩的文字,言虽简但其理奥,尤其是各腧穴的名称,更时常让学生困惑。因此,如何让学生能更好的理解并记住这些内容,成了讲授的关键。本文论述了从传统文化入手,把容易理解的与难理解的联系起来,把传说典故与课堂教学联系起来,是一种较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