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规划探索与实践--以吉林南部新城为例

来源 :2016年第十一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ing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滨江区域是城市珍贵的资源,也是滨江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松花江的上游城市,吉林南部新城的滨江区的发展却处在刚刚起步的状态,生态廊道断裂问题亟待解决.结合城市发展新模式——海绵城市,以吉林南部新城滨江区作为切入点,结合景观生态学模型中"斑点、廊道和基质"的生态规划设计理念,通过对南部新城现状的分析,针对城市滨江区生态整合进行重点研究,保证滨江区生态系统的稳定,从而使其弹性的适应环境变化,积极应对洪涝灾害.最终将吉林南部新城打造成成松花江上游的海绵城市.
其他文献
城市规划实施的空间绩效包括环境、经济、社会等多方面要素,这其中空间环境要素是其他环境绩效要素评价的根本,只有城市建立在良好的环境绩效水平中,其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才能保持可持续发展.而当今社会对城市环境问题的关注度也愈发强烈,其中对大气环境的关注程度已经远远超过环境中的其他方面.本文通过其他学科和领域中对大气环境评价中较为完善和系统的理论进行研究,找出一种与城市规划较为贴合的评估模型并对其进行修正,使
旅游发展对于遗产地乃是一把双刃剑,即能作为遗产地有效利用与活化的途径,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威胁遗产地的"真实性",其正负效应都应得到足够的重视.我国的遗产地旅游受我国历史遗产保护与利用发展的大背景影响,其表现为对旅游发展过渡的"迎合",而对人文资源内涵不够"自重",体现为对旅游发展的迎合,对空间容量的忽视;对旅游发展的迎合,对人文质量的忽视.本文引入低冲击开发的理念,希望以流量控制与区域疏散相结合的流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5号)等文件的要求,青岛市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已编制完成,其中明确了青岛市海绵城市建设的总体原则、目标,提出了适合青岛特点、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海绵城市建设模式,划分确定了海绵城市管控分区,细化了海绵城市开发规划设计要点,构建出一整套流域范围内的海绵城市建设管控体系.本文重点对规划中的主要内容、工作亮点及先进经验进行系统分析研究
城市公园建设忽视现状水环境条件,导致城市雨水浪费和后期维护用水不足的矛盾,带来的高成本维护需求直接制约了城市公园可持续发展.本文结合国内外水环境保护和利用相关理论和实践,以永川城南公园为例,基于自然水文过程认知,从城市公园水域空间布局、水生态修复、场地低影响开发和水资源循环利用四个方面阐述公园水环境保护和利用,打造城市"海绵体".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进程,水安全、水生态、水环境和水资源问题日益突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在源头治理雨水,减少开发的环境影响,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本文以博野县为例,系统阐述了华北平原地区小城市排水防涝专项规划中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过程.通过对现状地形、下垫面、排水管网能力和内涝风险分析,确定了低影响开发控制目标并对其进行量化分解,对城市开放空间的重点低影响开发设施进行了布局,对城市内河低影
自2014年推行海绵城市建设理念起,我国城市道路的规划与设计思路迎来了巨大的转变,而在2016年2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作出了"窄路密网""开放街区"相关的一系列要求,对城市道路规划设计提出了更进一步的挑战.本文旨在结合国家最新相关要求,以及天津市现行交通规划设计标准、海绵城市规划设计标准研究天津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并尝试对规划标准提出建议,
我国目前城市水问题形势严峻,不容忽视.由于可利用的水资源有限,同时城市发展给环境带来严重的水污染,城市内涝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由于我国城市发展增速快,大量的城市建设必然导致城市绿地、土地等可渗水面积的减少,同样,不透水铺装、屋顶等城市下垫面面积增加,加大了城市排水环境的压力与困境.加强对于下垫面水敏性研究有利于寻求目前严峻水问题的解决方法.本文通过三段式的结构从背景阐述城市水问题的严重性及国家的近
全球环境恶化,水资源问题对城市发展的限制亟需解决,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此类问题尤为突出,海绵城市理念的提出正是对新一代雨洪管理理念的探索.城市中住区存量与增量均规模庞大,老旧单位住区因建设时间较早采用原有的集中式树状排水体系,且社区管理体制复杂,其作为居住区的典型类型,海绵化改造路径的探索对海绵城市的构建意义重大.本文以武汉市青山钢花新村118社区为实例,分析老旧单位住区道路、建筑、绿地损毁严重、
海绵城市建设可有效缓解城市水系统问题,实现城市良好的水文循环.本文以某城市新区海绵城市规划为例,阐述了该地区海绵城市规划控制指标体系构建的方法.城市新区的海绵城市建设应以目标为导向,根据区域特征,确定海绵城市建设的总体目标,而后合理划分海绵城市分区,根据各分区不同的需求确定分区的建设目标和控制指标,在分区的目标和指标的指引下,提出地块指标的规划指引,最后辅以模型验证,增强控制指标体系构建的科学性和
在北京新机场景观湖设计中,复合构建了生态边坡防护系统、超量强化入渗区、水质净化与水质保障系统,实现了雨水滞蓄、净化、超量水体强化入渗与安全排放、景观水体观赏与休憩等多功能的融合,保障了机场雨水最大程度的资源化利用与内涝安全和非降雨时段景观水体水质长效稳定在不低于地表水Ⅲ类水体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