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采用天然气替代其他燃料,燃煤(油)锅炉的燃天然气改造,工业炉窑的燃天然气改造,备用及调峰用燃油发电机的燃天然气改造,燃油燃烧机的燃气改造,小区域内天然气合理使用的建议等及其改造过程中余热余压综合利用等节能改造工程做一扼要技术经济分析。
【出 处】
:
第八届长三角能源论坛--新形势下长三角能源面临的新挑战和新对策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天然气替代其他燃料,燃煤(油)锅炉的燃天然气改造,工业炉窑的燃天然气改造,备用及调峰用燃油发电机的燃天然气改造,燃油燃烧机的燃气改造,小区域内天然气合理使用的建议等及其改造过程中余热余压综合利用等节能改造工程做一扼要技术经济分析。
其他文献
在全球能源供应持续紧张和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下,海上风电正成为各国风能利用的战略重点。为了推进海上风电的发展,国家推出了四个海上风电项目进行我国首批海上风电特许权项目招投标。总结了海上风电特许权项目的基本情况,分析了海上风电风电特许权项目实施中的问题,在借鉴海上风电强国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海上风电发展的政策建议。
分布式供能是节能减排的一项新兴技术。分布式供能按照能源梯级利用的原则,生产热(冷)和电,又靠近用户,能源传输损失极少,所以系统效率能够达到甚至超过70%,比传统的方式节能20%以上。本文详细介绍了上海分布式供能系统工程的发展状况,就分布式供能在发展中遇到的认识不一致、功能定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
分析了几种可以应用在大型公共建筑中的供能新技术的特点,结合上海某大厦的实际情况,对采用分布式三联供系统、地源热泵和太阳能供能的节能效果进行了估算,并与传统的供能方法进行了对比。根据这些新能源供给系统的特点,指出采用这些技术必须因地制宜,方案的选用必须根据当地的实际地理气候条件进行。
城市供热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组成部分,市集中供热设施是现代化城市的基础设施之一。本文对热源点整合的方法和节能减排效益进行了一些探讨,提出了整合需解决的三个问题。应用结果表明,热源点的整合可以有效提高节能减排效益和经济效益。
首先介绍了电力光纤到户的基本建设目标和光纤组网方式;其次结合上海地区的实际情况,列举出了对已有老旧小区进行光纤通讯网络建设时将面临的实际问题;最后对电力通讯光纤的进一步拓展利用进行了探讨。
20 kV电网由于自身的优点已在国外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我国苏州已有建设和运行的先例。介绍了上虞市电力公司在杭州湾上虞市工业园区进行20 kV配电网建设的探索和实践以及成功的经验,为20 kV配电网建设的推广提供了有效地借鉴。
介绍了一个日产100 m3的非并网风电海水淡化系统示范工程,包括系统组成及功能、工艺设计和运行状况等。风电与新型海水淡化系统直接耦合,风、网、蓄电组成风电独立、风网协同、风蓄协调等多种非并网风电供电模式。运行结果表明非并网风电海水淡化系统实现了100%风电全部利用,总造水量可随风电功率变化而调节,而吨水能耗基本维持不变。该系统运行稳定,淡化水质全部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风电并网对电网的贡献率难以超过10%,且为了满足电网的要求,大幅度增加了风力机的复杂度和制造成本,使风电大规模应用受到限制。传统“煤制天然气”是煤化工一个重要技术路线,但要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大规模非并网风电与煤制天然气集成系统利用非并网风电电解水产生氧气和氢气,氧气作为气化介质送入气化炉,氢气作为部分原料气与合成气掺混,将氢气与一氧化碳的比例调整至甲烷化反应的合适比例;该系统避开了风电上网的瓶颈
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我国的能源需求量近几年迅猛增长,多能源间的协同是解决我国能源需求问题的主要途径。论述了多能源间协同利用的4条基本原则。分别介绍了化石能源间、可再生能源与化石能源间以及核能与化石能源间的能源协同系统,其中基于IGCC系统的双燃料重整系统不仅可大幅提高煤的发电效率还会有效减排CO2,是我国高效利用煤的重要方向。
针对我国燃煤工业锅炉量大面广,消耗了大量煤炭,但运行效率低,技术落后。对我国燃煤锅炉的节能技术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从层燃实验平台建设、层燃模型和数值模拟软件开发、节能炉拱和合理配风的应用、运行优化和远程专家指导系统创建等各个方面,提出了链条锅炉综合节能技术的研发思路,探讨了工业锅炉节能减排技术的推广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