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陈汉民1931年生,上海人。工艺美术家,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现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长期从事标徽图案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出版的著作有《安全标志》、《公路标志及路面标线标准》、《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等。
【出 处】
:
中国老年学学会,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汉民1931年生,上海人。工艺美术家,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现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长期从事标徽图案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出版的著作有《安全标志》、《公路标志及路面标线标准》、《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等。
其他文献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的通知》(中办发[2003]16号)以下简称(通知)、《中共北京市委办公厅、北京市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市劳动社会保障局等部门的通知》京办发[2004]7号文件精神,崇文区从若干年前起就已开始边探讨、边摸索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途径,随着时间的推移(通知)中“力争用5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市建立起政府扶持、社会参与、市场机制运作,较
@@为了应对日益加剧的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医疗卫生等各方面所产生的重要影响,以及随着家庭规模不断减小,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在养老方面的作用逐渐弱化,而社区养老资源有限,无法将广大老年人集中供养等问题,宣武区积极按照全国老龄工作会议“积极探索养老服务业的体制的创新,加快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步伐”的精神,结合宣武区实际情况,从养老服务的组织机构、政策、体系
@@目前,我国已逐步进入老龄社会。随着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多,各地开始对养老福利模式进行积极的探索,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应运而生。居家养老服务,是指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服务为依靠,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以解决日常生活困难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化服务。
@@进入21世纪,针对“养老”这个话题的讨论已经远远超过了家庭、城市和国界的范围。传统的家庭养老已独木难支,正由家庭转向社会。于是,多形式、多样化、多模式的养老机构如雨后春笋出现在各地城乡。但是,到目前为止,无论哪一种形式和模式,还都只是一种探索或者是养老事业初级阶段的实践。
@@我国的居家养老服务事业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进入21世纪,面临着我国人口迅速老龄化的严峻挑战。如何面对迅猛而来的老龄化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空巢家庭、纯老人家庭、高龄老人家庭越来越多,完善社区养老服务已到了十分紧迫的地步。社区是老人生活和活动的主要场所,在提供养老服务方面具有天然的地缘优势和亲缘优势,社区养老服务既满足了老人留在家中、享受亲情的需要,又满足了老人接触社会、享受友情和邻里之情的需要。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全社会对养老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适应这种需求,对于老年人较集中的老旧社区来讲,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以社区养老为依托的养老服务体系,实现社区照顾,已是当务之急。社区照顾,通过走出来,走进去的方式为居家养老提供支持和帮助,缓解了社会养老工作的压力,得到了居民的欢迎和认可。
@@改革开放二十余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都有了显著提高。在和平繁荣的环境下,人口寿命稳步上升,老年人口数量急剧增加。国家统计局的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全国60岁以上的人口为1.3亿,占到总人口比重的10%,依国际惯例,中国已正式进入老龄社会,成为老龄化国家。
@@顺义区于1996年步入老龄化社会。目前,全区共有60岁以上老年人口8.2万,占人口总数的14.8%,其中80岁以上高龄老人近1万人,空巢老人2.2万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老龄化、高龄化及家庭小型化趋势日益明显。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老龄化、高龄化及家庭小型化趋势日益明显。社会对养老服务的需求逐年增加,为了推进我区社会福利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加快社会福利社会化工作步伐,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养老服务体系,满足社会养老需求,提高社区老年人口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