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胃痛是指以上腹部近心窝处发生疼痛为主症的病证,亦称为胃脘痛.胃痛病因较为广泛和复杂,证型较多,病情复杂。中医药治疗胃痛历史悠久,疗效显著。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贾斌教授治疗胃痛的方药进行整理分析,发现403首方剂中共涉及药物216味,其中出现频次大于80的药物前8味药物包括陈皮、焦山楂、香附、炒麦芽、厚朴、焦六神曲、枳实、乌药。此8味药包括理气药陈皮、香附、乌药,消食药焦山楂、焦六神曲、炒麦芽及
【机 构】
:
甘肃中医药大学,兰州730000 甘肃中医药大学,兰州730000;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
【出 处】
:
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名医学术传承信息化分会成立大会暨名医经验与传承方法研讨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胃痛是指以上腹部近心窝处发生疼痛为主症的病证,亦称为胃脘痛.胃痛病因较为广泛和复杂,证型较多,病情复杂。中医药治疗胃痛历史悠久,疗效显著。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贾斌教授治疗胃痛的方药进行整理分析,发现403首方剂中共涉及药物216味,其中出现频次大于80的药物前8味药物包括陈皮、焦山楂、香附、炒麦芽、厚朴、焦六神曲、枳实、乌药。此8味药包括理气药陈皮、香附、乌药,消食药焦山楂、焦六神曲、炒麦芽及下气除满的厚朴、枳实。符合贾斌教授认为的胃痛以胃气失和,不通则痛的基本病机,故治标以行气止痛、下气消食为主,也是临床治疗胃痛时辨症治疗的体现。本课题借助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平台,分析了贾斌教授治疗胃痛的用药规律。发现对胃痛治疗用药既具多样性,又兼有集中性,标本兼顾,症证结合的特点。在治标中寓辨症,以行气止痛的陈皮、香附、乌药、醋延胡索、兼以消食的焦山楂、炒麦芽、焦神曲及下气除满的厚朴、枳实等药物为主,治本中寓辨证,以补气、化湿、活血、疏肝、和胃为主。其治疗胃痛的用药特点为中医临床治疗胃痛和中药新药研发提供了参考依据。
其他文献
股骨头坏死(ONFH)是骨科领域常见的难治性疾病之一,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其发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20-40岁为其高发年龄.目前,西医对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且尚无特效药物能治疗该类疾患,缓解早期症状时缺乏有效手段,后期多采用手术治疗.本研究通过收集整理治疗股骨头坏死中药处方的现代文献资料,运用关联规则和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方法进行数据挖掘,旨在系统总结中医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处方用药规律并揭示其辨证思
踝关节扭伤(AS)是肌肉骨骼系统损伤中最常见的类型,踝关节扭伤后会对让日生活与工作造成一定影响.其发生的机制主要是旋后扭伤,踝关节内翻外旋、跖屈位内翻内旋,和小腿外旋过度,最常见的踝关节扭伤机制是跖屈位内旋内翻损伤.踝关节损伤后容易造成踝关节外旋不稳,导致再扭伤的发生,而既往踝关节扭伤史是导致踝关节扭伤发生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本研究收集整理中药熏洗治疗踝关节扭伤的现代文献,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对
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是目前全球最常见的成人骨关节疾病,其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长,机体内在和外在的危险因素导致了膝骨关节炎的发生,这也是中老年人致残的主要原因.KOA主要临床表现为膝骨关节疼痛及出现其功能障碍,对患者的生活、工作造成严重的影响.中医药治疗手段如针灸、按摩、中药内服、中药外敷和熏洗等,在膝骨关节炎的治疗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着较好的临床疗效.本研究首
骨折术后患者易出现肢体肿胀、疼痛、僵硬、感染、褥疮、血栓形成等常见并发症.如何有效减轻患者术后肢体的疼痛、肿胀以及避免长期卧床引发的褥疮、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中药熏洗属于中医特色疗法之一,根据患者情况辩证论治,对临床多种病症有较好疗效。本研究通过收集整理2009年-2015年国内三大数据库文献中用于骨折术后治疗的中药熏洗处方,运用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等方法进行数据挖
骨质疏松症(OP)是一种以全身骨量减少、骨密度损失及骨组织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并引起骨强度降低、骨脆性增加,骨折危险性增大的全身代谢性疾病.临床以周身疼痛、身高降低、驼背、脆性骨折及呼吸系统受影响等为主要表现.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好发于绝经后妇女及老年男性,中国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本研究通过收集整理2013年-2015年期刊公开发表的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中药处方,运用关联规则等方法
本文挖掘的中医医案来源于江西名医姚荷生老先生生前治疗临床疾病的手稿,主要选取姚老先生对咳嗽症状的中医临床治疗医案为主要研究对象,拟采用协同聚类分析的方法探讨中药治疗临床咳嗽症状时,所采用的药物、描述得症状以及症状一药物之间关系,从而试图揭示方剂中中药配伍的一些相关规律,数据的预处理的合理度很大程度决定了最终的挖掘效果的好坏。由于中医医案与普通文本语料不同,预处理过程中大量的工作都需要中医专业人工参
偏头痛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慢性神经血管性疾病,以一侧或双侧颞部阵发性、搏动性的跳痛、胀痛或钻痛为特点,可伴有视幻觉、畏光、偏盲、恶心呕吐等血管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中国目前偏头痛的患病率为9.3%,2008年在亚洲关于偏头痛致残的一项研究提示,偏头痛患者平均每月头痛发作4.9次,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应用加味散偏汤中药颗粒剂治疗120例偏头痛肝郁血瘀证患者,设立西药对照组,评价其临床疗效,陈氏
颈椎病是骨科最常见疾病之一,其发病率约为1.79‰,患病率约为10.78~19.1%,50岁左右为其高发年龄,其中,神经根型颈椎病占60%以上.神经根型颈椎病主要是由于颈神经根受到压迫或炎症刺激,引起相应节段支配区域疼痛、感觉及功能障碍.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目的在于缓解疼痛、改善神经症状以及预防疾病复发.本研究通过收集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中药处方的现代文献资料,将众多医家的用药经验加以归纳整理,运用
原发性高血压病(EH)是一种终身性疾病,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目前都还没有根治的方法,需要终身服药治疗.采用Quest(Quantitation based on Quantum Estimation)算法,对全国第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祝光礼教授治疗EH的中药进行变量重要性分析,从而明确祝教授辨病治疗和随症加减用药规律,祝教授对于EH患者合并冠心病、心律失常、蛋白尿等病证,常在辩证的
在明代以前,脾胃学说多以脾气、脾阳立论.如汉至唐宋,伤寒学派持本寒标热的观点,辨证详于风寒而略于湿热,论治重于温阳.脾胃虚证,多主理中汤,薯蓣丸,吴萸汤,大、小建中汤;至于宋元,李东垣以脾胃内伤立论,主张"以辛甘温之剂补其中,升其阳",创补中益气、升阳益胃等方.迨至明代,越来越多的医家认识到脾胃之阴的重要性,缪希雍谓"世人徒知香燥温补为治脾虚之法,而不知甘寒滋润益阴之有益于脾也",用药气清味薄、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