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沟河延伸拓浚工程改善梅梁湖水环境的必要性探讨

来源 :第十三届世界湖泊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z_firefo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梅梁湖位于太湖北部,是无锡市重要饮用水水源地,湖泊水面积124km2,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太湖流域经济的高速发展,入湖污染物急剧增加,水污染日益严重,梅梁湖已成为太湖污染最严重的湖湾之一。新沟河延伸拓浚工程是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的重点水利工程之一,本文从直武地区入湖口门控制、直武地区水流调向、现有梅梁湖泵站排水格局,以及应急引长江水入梅梁湖等方面初步分析新沟河延伸拓浚工程改善梅梁湖水环境的必要性,为工程设计提供技术依据。
其他文献
河流作为海陆物质传输的通道,对陆地水体生源要素的迁移、转化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由于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河流筑坝拦截极大地改变了河流-海洋的物质输送通量,同时显著影响着河流生源要素(碳、氮、硫、硅等)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和源/汇格局.硫作为一种重要的生源要素,与其它生源要素间存在一定的耦合作用关系,筑坝拦截对水体硫循环造成的影响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它元素(如碳和氮)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
环境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如何协调两者的关系,促进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是全球普遍关注的焦点.2008年江西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以建设生态文明为目标,在保护基础上科学发展,进行经济生态化模式的有益探索,是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生态经济社会和谐共生的创造性实践.
本文在分析鄱阳湖生态环境变化趋势和保护现状的基础上,通过科学地预测和合理地规划,提出系统和可操作性的鄱阳湖生态环境保护对策和建议;探索既能保护鄱阳湖生态环境,又能使江西经济得到发展的道路。最终实现在发展中落实保护,在保护中走集约的、和谐的发展之路。
本文采用原型资料分析、长河段一维数学模型计算等手段,分析和预测了三峡工程运用后鄱阳湖来水来沙变化与冲淤变化,研究了三峡水库调度对湖口水位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初步分析了三峡工程运用对鄱阳湖的影响。成果表明:三峡工程蓄水运用后30年内长江干流冲淤对湖口水位影响不大,但水库调度方式对湖区水位有一定影响,由此会对湖区防洪、水资源利用及生态环境带来影响。
通过监测鄱阳湖水环境,采用改进的新模式综合污染指数法对鄱阳湖水质污染程度进行评价,同时结合水文特征揭示了鄱阳湖水环境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从时间特征上看,由于2007-2008年度长江三峡大坝蓄水使得鄱阳湖湖区水量减少,水质在这2年中污染突增;从空间特征上看,河道水污染较严重,湖泊水次之,边缘水污染最轻,且边缘水污染效应具有明显的滞后性。
洞庭湖区是全国最大的淡水湿地,也是多种动植物繁衍生息的乐园。本文对洞庭湖区城市与三峡工程的概况作了简明介绍,就三峡水库运用后实现洞庭湖区公共安全的途径进行了探讨,并提出应对措施。
太湖湖泛导致水质黑臭,对湖泊水生态造成很大影响。太湖湖泛发生与水体富营养化以及蓝藻水华爆发严重密切相关。针对湖泛发生的影响因素,探讨湖泛发生的机理。湖泛发生,在于水体中死亡蓝藻等有机物大量输入、分解消耗溶解氧,打破水体正常的“耗氧机制”和“复氧机制”平衡,导致溶解氧快速消耗产生厌氧水体,水体自净能力丧失、形成黑臭水体。可以认为,充足的藻源是湖泛发生的前提条件;蓝藻自然生长过程中受到气候突变、化学物
通过对太湖地区农村生活污水与固体废弃物污染主要特征的分析,指出了沼气化和肥料化是上述污染源的最佳出路,产生了控制太湖地区农村生活污水与固体废弃物-“以废治废”的总体思路与设想,提供了农村生活污水、易腐性有机垃圾、秸秆、畜禽粪便等厌氧共发酵产沼技术。开发以易腐性有机垃圾成分和辅以秸杆类废物为骨料,加以农村畜禽粪便为营养,利用农村生活污水流动分配养分的厌氧发酵技术,实现农村废物的共处置目标,达到强化产
太湖流域经济社会高速发展,流域现状防洪、水资源和水环境问题突出,综合管理薄弱。流域水利要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需重点完善流域水利规划体系、全力构建流域防洪和水资源调控工程体系、加强流域水资源管理与保护、推进流域水法规体系建设、提高流域综合调度能力,确保流域防洪、供水与水生态安全。
2006年4月在武汉月湖采集了8个样点的水样和表层沉积物样品,采用气-质联用技术分析了其中的25种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SVOCs)的含量,探讨月湖受有机物污染的程度.水样中25种半挥发性有机物总浓度为564.04(Y4)-1,209.41(Y3)ng/L,平均值为965.64ng/L.沉积物中总浓度为8,500.26(Y1)-23,347.20ng/g dry wt.(Y4),平均值为14,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