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恶意串通损害第三人利益的法律行为--基于体系的一项检讨

来源 :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2010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yn52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法通则》第58条第4项和《合同法》第52条第2项关于恶意串通行为无效的规定,不仅内涵不明,而且还与通谋虚伪表示、无权处分、无权代理、债权人的撤销权以及损害社会公兆利益等规范之间存在诸多无谓的竞合,甚至抵牾,从而导致现行立法在体系上有重大瑕疵,因此基于体系和谐的考虑,我国未来的《民法典》应当回归传统,不应再继续将恶意串通损害第三人利益的情形作为一种无效的原因而予单独规定。
其他文献
招标管理对物资采购来说是很重要的,所以要根据实际情况选用有效的管理方法,为企业效益提供保证.基于此,本篇文章主要阐述了物资采购招标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提出了相应
  王家福先生是新中国的第一代法学家,曾任八届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和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法学研究和法学教育工作,积极参与立法与法律实践活动。他是《民
  权利能力理论是未成年人取得股东资格的法理基础所在;未成年人享有权利能力的法律根据源于民事法律的规定。行为能力的基本制度功能在于界定民事行为效力而不是对主体制度
  建立中国民法学理论体系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法学界的一致追求。如果把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民法学置于百年中国民法学的发展史上加以考察,那么建立中国民法学的理论体系的
  法典化是大陆法系民法发展的结构形式,是中国民法体系构造的制度基础。中国民法典的构造担负着特定的历史使命。中国民法的法典化,事实上走了一条从“形式追求”到“制度实
  综述了区分公私法需要研究的定义、行为等问题,指出了私法自治,而公法需要法定,同时对私行为与公行为的区别进行概述,并探讨了私权利与公权力之间的差异及区别,对公私法的联系
东京是一座传承了江户传统的古老城市。放眼望去,似乎所有的地区都已开发殆尽,盖满了办公楼和住宅楼,但在这些高楼背后,还是有许多传承着古老而美好时代风情的小巷被保留了下
  运用解构主义方法论,从消灭时效法作为民法典“基石"的角度,通过解构大陆法学典型民法典《法国民法典》、《德国民法典》等并对我国《民法通则》进行拆解,试图建构一种中国
我国提出2020年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观目标,做到全面脱贫,精准扶贫政策下使得当前较多的农村人口的生活水平得到明显的提高.全国各地区通过扶贫政策的开展,各地区利用自身
伴随全球一体化发展进程的加快,对我国经济贸易活动提出较大的挑战。显而易见,国际经贸已然成为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因而,做好应对措施方为上策,有助于适应新形势下国际经贸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