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5年3~4月,在云南省西部临沧地区,运用网捕法对亚热带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的林下鸟类群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原始林与两种不同演替年代的次生林相比,具有较高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Simpson均匀度指数。演替了20年的次生林的林下鸟类物种数量和个体密度均较低;演替了50年的成熟次生林的林下鸟类密度已经恢复到接近原始林的程度,但是物种组成的多样性还尚未完全恢复。综合分析植被结构与物种生态习性之间的联系,认为植被结构对群落中的优势种和物种组成具有决定作用。由于次生林向原始林演替的过程中,鸟类物种个体密度表现出较快的恢复速度。因此,建议对各种演替阶段的次生林,尤其是演替晚期的次生林加以保护。较慢的物种组成恢复速度也显示,需要对物种多样性较丰富的原始林和演替晚期的次生林进行重点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