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LandSat ETM+2001年8月遥感影像(PATH=125,ROW=33)的基础上,利用地形图提取山西省定襄县研究区影像数据,对遥感影像进行校正、最佳波段组合、图像处理,分析水体、土壤、植被的遥感信息特征,建立比较精确的遥感分类模板,采用最大似然法进行监督分类,识别土地利用类型,取得了较高精度的分类结果。
【机 构】
:
太原理工大学,太原 030024 河南省地质测绘总院,太原 450006
【出 处】
:
2006遥感科技论坛暨中国遥感应用协会2006年年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LandSat ETM+2001年8月遥感影像(PATH=125,ROW=33)的基础上,利用地形图提取山西省定襄县研究区影像数据,对遥感影像进行校正、最佳波段组合、图像处理,分析水体、土壤、植被的遥感信息特征,建立比较精确的遥感分类模板,采用最大似然法进行监督分类,识别土地利用类型,取得了较高精度的分类结果。
其他文献
本研究目的在于以分子动力学(Molecular Dynamics,MD)为理论基础,建构596条的[CH2]50短链PE(Polyethylene)流体,被局限34,000颗的金原子所组成的4∶1收缩平面模具中,模具可分为活塞、储存槽与毛细管等三部分。给予活塞一个固定速度来推挤流体,并且移动一个10nm固定距离后停止运动,进而观察流体从模具被活塞推挤出毛细管外真空环境的整体挤出流动过程,探讨不同的
聚碳酸酯塑件广泛应用于光学、光电和电子领域,但残余应力可导致最终产品光学性能的下降。相对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残余应力对聚碳酸酯注塑件有更明显的影响。本文首先用偏光设备观察了透明聚碳酸酯注塑件残余应力的分布,以此来研究流动残余应力和热残余应力的影响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然后基于光弹实验的结果,用数值方法研究了不同成型条件下的流动残余应力和热残余应力。试验获得的条纹数目和条纹形式,和模拟的结果一致,
以IKONOS数据为主要数据源,在充分分析IKONOS卫星影像上建筑物及建筑物阴影与实际高度的几何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高度纹理法和三角截面阴影法量算城市建筑物高度的原理和方法,以石家庄市电视塔等为例,对建筑物高度量算过程和计算误差进行分析,此方法比一般量算方法过程简单,计算误差小,能很好的满足城市建筑物调查的需要。
由水利部遥感中心牵头开发的“水利信息共享平台”是在现有的“航空遥感实时传输系统”、“水、旱灾害监测与评估业务运行系统”和正在建设的“基于卫星的多源水利信息快速获取、处理与共享平台”的基础上,以多颗遥感卫星的数据为主,同时配合机载、地面移动站和地面固定站获取的数据进行验证和标定,开展多源水利信息快速获取、处理和融合技术研究的天地一体化水利信息共享系统。本文首先讨论了遥感卫星数据在水利建设中的应用,然
HY-1卫星载有一个4波段的CCD成像仪,利用它的数据可以反演出悬浮泥沙、海水污染等信息。本文通过对赤潮水体的光谱分析,阐述了利用OCD成像仪第2通道与第l通道反射率比值提取赤潮信息的方法,并对2002年6月15日发生在我国辽东湾的赤潮进行应用试验,结果表明用此方法提取海水中的赤潮信息来监测赤潮是可行的。
本文简要介绍“3S”技术在林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分析了山西省林业信息化现状、问题,提出加快建设的对策。
采用D-InSAR技术获取了1997年11月8日西藏玛尼地震震前三期地表干涉形变场时空演化图像。通过对干涉形变场图像分析,得到了震前形变场时空演化特征与震源破裂面闭锁之间的对应关系。结果显示:玛尼地震震前10个月孕震区地表变形场就开始出现了与发震断层性质一致的变化趋势--左旋扭动势态,且随着临近发震,南盘形变加剧,形变中心向东进一步扩展。南盘变形量明显大于北盘,南盘为主动盘。到震前2个半月,断层两
利用NOAA卫星热红外遥感图像对新疆塔里木盆地进行研究,对比分析发生在塔里木周边地区的2次中强地震。研究结果表明:震前在热红外图像上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红外增温现象,2003年2月伽师-巴楚6.8级地震前的红外增温可能属于地震前兆现象,而1999年1月托克逊5.6级地震前出现的增温可能是一种大气逆温现象。如何将红外辐射震兆异常与大气自然现象进行有效甄别,还需要根据增温出现的季节、地形地貌环境,以及增温
根据吉林省西部的地理生态环境条件,探讨适合区域特点的干旱遥感模式与技术方法,研究确定合适的干旱等级指标。重点讨论了气象卫星资料和地面观测资料相结合,在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热惯量和植被指数等干旱遥感监测模型的应用。通过对近几年吉林省发生的旱情进行监测,结果与实际灾情完全相符。对在应用中发现的问题和应该予以改进的方面进行了分析。
本文利用ETM遥感资料,调查了安徽省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了安徽省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对土地资源利用潜力等做出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