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与颈椎前路融合内固定术后多节段的三维运动和椎间盘髓核内压生物力学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一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xiangr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测量前路颈椎融合固定(ACDF)和颈椎人工椎椎间盘置换(TDR)术后多节段运动范围和相邻椎间盘髓核内压变化,对比两种手术对脊柱多节段间的力学影响。方法:6具成年男性新鲜尸体颈椎标本(C2~C7 )作为测试对象,在完整颈椎运动加载和测试后,所有标本先后行颈4-5节段的PrestigeTM-LP人工间盘置换和前路颈椎融合固定。采用连续等量加载纯力偶进行三维运动测试。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多元化护理干预在下肢骨折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9月—2016年5月我科收治符合纳入标准的下肢骨骨折住院患者60例,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其中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龄25~60岁,两组之间在性别、年龄、创伤原因等基本资料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给予切开内固定复位治疗。对照组在术后仅行常规护理及功能锻炼,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多元化护理干预措
目的 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后,应用 PVP 与 PKP 的临床治疗效果,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意义。方法 随机的选择于 2011年 7 月至 2015年 11 月本院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共 128 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治疗方式的不同将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进行治疗的 76 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将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进行治疗的 52 例患者作为对照
会议
项目背景 下肢骨折由于长时间制动,常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关节僵硬和下肢肌肉失用性萎缩等问题,踝泵训练是一个主动锻炼下肢关节、肌肉简单、安全、易行的方法,调查显示骨折患者对锻炼的依从性为32-40%。探索如何提高患者踝泵训练的依从性是康复护理有待解决的问题,故引发本专案改善的动机。现况 回顾性收集我科下肢骨折的患者共901例,出院一个月后复查8%肌肉萎缩,2%关节僵硬,对本病区下肢骨折患者进行踝泵训
会议
目的:描述和探讨骨科护士对护理人文关怀的认知体验,从骨科护士的角度探索中国骨科领域中护理人文关怀的具体内涵,为骨科护士实施护理人文关怀提供可行性指导。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应用现象学中的半结构式深度访谈法收集资料,研究期间资料收集与分析同时进行。资料收集在取得研究对象的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开始进行,参与分析的17名骨科护士均为女性,资料经过科学分析,最后形成5个主题。
目的:通过两种不同手术方式对重度腰椎滑脱的疗效对比,评价可复性与难复性重度腰椎滑脱的治疗效果.方法:本组病例男9例,女23例,年龄26-69岁.Meyerding分类:Ⅲ度29例,Ⅳ度3例.根据术中滑脱椎体复位情况,对于难复性腰椎滑脱采取原位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11例,滑脱椎体获得解剖复位或接近解剖复位后、椎体间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21例.
目的:探讨分析胸腰椎压缩骨折及症状性血管瘤骨水泥单侧小剂量灌注的疗效。方法:我科自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骨水泥行单侧经皮胸腰椎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及症状性胸椎血管瘤共38例39椎,其中压缩性骨折37例38椎,血管瘤1例1椎。
目的 建立血管危象评价的标准,并对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对于及时准确的预判血管危象的发生,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成功率有很大的帮助.方法 选取我科在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40例开放伤术后伴皮肤组织缺损的患者,经皮瓣移植修复,研究护士对其术后血管危象发生的观察作为研究对象 ,按入院顺序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其中男性27 例,女性13 例;年龄22~64 岁,平均年龄
目的:分析护理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积极作用。方法:对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我院收集的医院感染控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抽取当年住院患者,根据临床护理模式进行分组,对照组652人,其中男性340人,女性312人(30-50岁),平均年龄45岁。接受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696人,其中男性385人,女性311人(35-52岁),平均年龄49岁。患者采用护理管理模式,比较两组医院感染发生率
目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各种髋关节终末期疾病的最有效手术方法,它能够有效解除疼痛,纠正畸形,改善髋关节功能,保证关节稳定,本文旨在分析手术配合过程,总结护理配合经验。方法:选取自2011年1月至2016年6月,入住我科的35例同期行双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其中,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25例,年龄52~73岁,平均61岁,对其临床资料及手术配合过程进行分析,总结该手术的配合要点:两次摆
目的 探讨椎板成形术治疗脊柱椎管内肿瘤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18 例应用椎板成形术治疗脊柱椎管内肿瘤临床资料.分析此术式对肿瘤的显露和切除情况,随访患者的临床疗效、脊柱稳定性及并发症,探讨手术疗效.结果 男7 例,女11 例.年龄6~69 岁,平均45.5 ± 8.3岁.根据肿瘤的位置,病变位于颈椎3例,胸椎6 例,胸腰段4 例,腰椎5 例.病变累及2 个椎体节段10 例,3个椎体节段4 例,4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