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青藏高原东部及周边地区地势呈阶梯状分布,是天气预报模式预报的难点.为了了解新版GRAPES_Meso 在该区域的预报性能,利用统计方法,对比了GRAPES_Meso V3.1 与V2.5 在2011 年夏季6-8 月预报结果,还将地形分为高、中、低三种高度,比较了GRAPES_Meso V3.1 在不同地形高度处的预报差异,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同化系统升级后,得到的初始场质量有了很大提高,各要
【机 构】
:
中国气象局 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7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藏高原东部及周边地区地势呈阶梯状分布,是天气预报模式预报的难点.为了了解新版GRAPES_Meso 在该区域的预报性能,利用统计方法,对比了GRAPES_Meso V3.1 与V2.5 在2011 年夏季6-8 月预报结果,还将地形分为高、中、低三种高度,比较了GRAPES_Meso V3.1 在不同地形高度处的预报差异,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同化系统升级后,得到的初始场质量有了很大提高,各要素的误差明显减小,尤其在对流层中高层,减小幅度最大,根据改善幅度从大到小依次为:相对湿度、纬向风、经向风、位势高度、温度;(2)对于降水预报,无论是6h 还是24h 累积降水,新版模式的TS 评分都高于旧版,尤其是大雨和暴雨预报,实现了从很弱或无预报能力到明显提高或有一些预报能力的突破;新版模式能明显减小漏报率,但对空报率改善不明显,尤其是小量级降水,预报面积比实况大很多,偏差较大,日平均降水统计也验证了这一点,另外发现新版模式对日平均降水的预报能力有了明显提高,但对云南以西的虚假降水无改进;(3)新版模式的位势高度、温度、风场和相对湿度预报的误差垂直分布廓线与旧版的不同,新版模式改进主要表现在:整层的经向风、纬向风和相对湿度、对流层中高层的位势高度、500hPa 以下的温度,值得注意的是位势高度误差增长速度大于旧版模式,且在对流层低层有很大的负偏差,高层有很大的正偏差,在对流层中低层的南风预报偏强,在500hPa 以上相对湿度误差仍很大;(4)新版模式在不同地形高度处的预报结果对比发现,除700hPa 的位势高度和温度外,3 种地形处的各要素误差都是在初始时刻差异最小,随着预报时长增长,误差差异不断增大,其中,在500 和700hPa 位势高度、温度、纬向风和经向风都是地形高度越高,均方根误差随预报时长増长的越快,反之越慢,而相对湿度是地形高度越低,均方根误差随预报时长増长的越快,反之越慢;200hPa 各要素都是高地形处的均方根误差增长速度最慢,由此看出新版模式各要素的误差增长受地形影响明显.
其他文献
对短基线时间差辐射源定位系统的硬件构成、信号处理和定位算法等进行了详细介绍。该系统基于正交基线的四天线阵列,通过探测闪电发生发展过程中辐射出的宽频带甚高频辐射,根据辐射源到达不同天线的时间差,实现辐射源的二维定位(仰角和方位角)。在数据处理过程中,采用基于小波分析的广义互相关时间延迟估计算法,降低噪声对宽带信号时间延迟估计的误差,提高了整个系统的精度;利用抛物线插值算法求解非整数倍时间延迟,提高时
自2008年开始,在北京逐步建立了一个闪电综合探测网络(BLNet,Beijing Lightning Network),2012年探测子站数量增加至10个.BLNet对闪电产生的地面电场变化和辐射脉冲进行3-4个频段的多站同步观测,可以对闪电放电发生的位置、中和的电荷量和放电通道的发展等进行反演计算和定位.利用2011年8月9日探测到的一次雷暴过程闪电资料,对闪电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利用闪电电场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雷电产生的灾害日渐重视,但雷电灾害并没有因此而减少,反而随着大量新型电子、微电子器件投入家庭使用,雷电灾害对普通民用建筑所造成的损失变得越来越大。虽然雷击是一种小概率事件,但雷击的风险总是存在的,普通民用建筑属于人员密集场所,一旦遭到雷击可能会造成经济损失,甚至人员伤亡。因此,要避免雷灾发生必须依靠防雷工作的广泛开展,而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又是防雷工作的重
由于目前MOV 型SPD 劣化检测参数U1mA 和Ileakage 不能对MOV 劣化程度做出及时有效的判断,因此,研究一种能够考量MOV 劣化程度的方法尤其重要。根据影响MOV 电容的主要因素以及晶界肖恩特基势垒变化、离子迁移理论等氧化锌压敏电阻的劣化机理,提出了氧化锌压敏电阻劣化过程中必然伴随电容量的变化。通过实验证明,MOV 劣化时电容量的变化与劣化程度具有近似线性的相关性。提出了电容量增幅
本方案通过对秀屿区气象局观测场和业务办公楼的实地勘测,进行包括防直击雷,雷电波侵入及雷击电磁脉冲干扰等方面的系统防雷工程整改设计。主要包括观测场直击雷防护、观测场地网等电位的连接、电涌保护措施、信号传输线缆及信息设备的保护措施,机房内布线以及等电位连接等方面的雷电防护措施,达到保护气象设备安全运行的目的。
本文介绍了在华南地区运用强对流气象监测数据合理化鉴定雷电衍生灾害的分析方法和鉴定方向。本文以广州开发区雷电灾害鉴定事例为背景,根据该区域大型高精密企业林立,雷雨季节雷电衍生灾害常发、多发的特点,且往往受灾企业申请雷电灾害现场鉴定时间滞后等现实情况,结合《雷电灾害调查技术规范》(QX/T103-2009)的内容,提出在华南地区的强对流气象条件下,运用多普勒探空雷达数据、闪电定位监测数据、大气电场数据
雷电是伴有闪电和雷鸣的一种自然放电现象,产生于对流发展旺盛的积雨云中,常伴有强烈的阵风和暴雨,有时还伴有冰雹和龙卷风[1-2].雷电主要分直击雷、感应雷、球形雷、云闪四种.其中直击雷和球形雷都会对人和建筑造成危害,而感应雷则会对电子设备造成危害[1-2].广州地处亚热带地区,雷电活动频繁.据广州区域气象中心资料统计,该地区年平均雷暴日为87.6 天.因此做好广州地区的雷电防护工作,减轻和降低雷电灾
根据EC1951~2008 年及1971~2000 年30 年整编资料,分析四川地区华西秋雨的时空分布特征和高低空大气环流特征。表明500hPa 我国大陆地区沿40°N 一带有纬向锋区建立,700Hpa 切变线存在,有利对流上升运动和云雨区的维持,850hPa我省位于华北高压后部或底部,为东高西低的形势,地面冷空气从东部以回流方式影响是华西秋雨天气产生的必要条件。
On the basis of the mean annual and seasonal temperature from 30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in the Jinsha River Basin (JRB) from 1961 to 2008,the temperature trends are analyzed by using Mann-Kendall (MK
本文以探空站和自动站实测资料为“真值”,通过主客观检验GRAPES 和WRF 模式在西南地区的初始分析场和预报场,一定程度揭示出模式在西南地区的初值质量、动力框架性能和降水参数化效果.GRAPES 在西南地区的高度、风速、风向初值质量都不同程度好于WRF,但进入预报阶段,GRAPES 高度、温度均方根误差以比WRF 更高的斜率随时效增长,GRAPES 对西南地区的500hPa 高度场预报呈现系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