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综合治疗儿童弱视的疗效。方法 对40例弱视患儿采用三心并用、配镜、闪烁增视仪、遮盖法及改善饮食综合治疗方案。结果 40例中痊愈34例,占85%,显效4例,占10%;有效2例,占5%。初诊年龄5岁以下全部治愈。结论综合治疗方案是治疗儿童弱视的有效方法。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综合治疗儿童弱视的疗效。方法 对40例弱视患儿采用三心并用、配镜、闪烁增视仪、遮盖法及改善饮食综合治疗方案。结果 40例中痊愈34例,占85%,显效4例,占10%;有效2例,占5%。初诊年龄5岁以下全部治愈。结论综合治疗方案是治疗儿童弱视的有效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青少年长期配戴角膜塑形镜对角膜安全性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选择201 1年至2013年在广东省人民医院配戴角膜塑形镜并且配适良好的患者45例86眼,所有患者均通过配戴前的检查和严格配适评估,给予配适良好的角膜塑型镜进行长期的配戴治疗.观察患者在戴镜前及戴镜后1天、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2年的裸眼视力、角膜上皮层完整性、泪膜破裂时间及1年、2年的内皮计数等指标的
目的 观察散光设计角膜塑形镜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病例自身对照研究.选取24例42眼近视合并角膜散光的青少年患者,年龄9-16岁,近视度数:2.50D~6.0D,顺规散光1.50D~3.50D,配戴散光设计的角膜塑形镜(韩国,露晰得).观察戴镜后1夜、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裸眼视力(UCVA)、球镜度、散光度数、眼轴长度的变化情况以及角膜健康状况.结果:第一副片能获得良好配适的成功率为
目的 观察配戴角膜塑形镜后儿童角膜前表面及眼轴的变化情况.方法 收集2007.7~2010.10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接受角膜塑形镜矫正的患者,初诊时年龄5~11岁,近视<-6.00D,连续配戴OK镜1年以上的近视儿童132例,男62例,女70例,观察戴镜前后裸眼视力、屈光度、角膜曲率、眼轴情况.结果 配戴OK镜前、戴镜1天、1个月、3个月等效球镜分别为-3.43±1.49、-1.99±0.10、
目的 观察成年人短期配戴角膜塑形镜(OK镜)后眼轴的变化情况.方法:观察72例(141眼)成年的近视患者,平均年龄(25.7±4.4)岁,平均等效球镜度(-3.38±1.36)D,过夜配戴角膜塑形镜,采用IOL MASTER测量眼轴长度,平均眼轴长度为(24.88±0.91) mm.按眼轴长度分为3组,Ⅰ组<24.5mm (51眼);24.5mm≦Ⅱ组<25.5mm (60眼);Ⅲ组≧25.5mm
目的 比较青少年高度近视眼与正常眼的脉络膜厚度的差异,分析脉络膜厚度变化与青少年高度近视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4年2月至2014年8月在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眼视光中心就诊和体检的青少年62例.年龄为13~17岁.高度近视组32例57眼,屈光度≧-6.00D;正常对照组30例54眼,屈光度介于-0.50D~+1.0D之间.采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SD-OCT)的加强深度扫描(EDI)技术对黄斑部进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眼超声乳化晶状体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手术疗效和术后并发症,并分析术后视力欠佳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51例73眼高度近视眼行超声乳化晶状体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回顾性分析患眼手术前后的视力变化和并发症,并对术后视力低于0.3的患眼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术后5眼视力无改善(6.85%),36眼视力改善(49.32%),32眼视力明显提高(43.84%),对视力进行分级和秩和检验
目的 观察“双眼外直肌错位缘切联合外直肌徙后联合一眼内直肌缩短联合另一眼下斜肌断腱术”一次性治疗大角度外斜视合并下斜肌亢进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44例大角度外斜视合并下斜肌亢进病例,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研究方法,比较两种术式治疗的效果.将44例患者按术式分为A组和B组,A组行一次性手术,即双眼外直肌错位缘切联合一眼内直肌缩短联合另一眼下斜肌断腱术,B组分二期行手术,即一期行“双眼外直肌徙后联合下斜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