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P64:Alkaline proteases from Haloalkaliphilic bacteria, Ah-6 and S-20-9:Temperature profile and Therm
【机 构】
:
Department of Biosciences, Saurashtra University, Rajkot-360005, Gujarat, India
【出 处】
:
The 10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Thermophiles Research(第十届国
【发表日期】
:
2009年12期
其他文献
高浓度氨氮废水的生化处理日益受到关注,但高效实用技术仍然缺乏。传统生物脱氮工艺效率低、流程长、占地面积大,难以实现达标排放。以厌氧氨氧化为基础的单级自养脱氮技术具有占地少、耗能低、剩余污泥少等优势,成为新型可持续的生物脱氮技术。但其微生物增殖缓慢、启动周期长和处理效率较低的问题亟待解决。本研究将膜曝气技术和膜分离技术应用于单级自养脱氮,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单级自养脱氮膜生物反应器(MBR)。膜分离技术
本研究利用生物电化学系统阴极能够促进污染物还原分解的特性,开发了微生物催化电解工艺,并将微生物催化电解与传统厌氧生物处理工艺耦合,开发出升流式生物催化电解反应器(UBER)。基于此,建立并完成了中试规模的微生物催化电解-水解酸化耦合系统(BES-ABR),通过生物电化学反应强化了染料废水的处理效果。同时,对系统中嗜电极功能微生物Shewanella oneidensis MR-1的脱色机制进行了解
本研究以K2Cr207为模型污染物,介体调控电子传递为核心,乙酸纤维素包埋为固定方法,搭建介体催化强化Cr(Ⅵ)生物修复技术实验体系,开展非水溶性氧化还原介体调控生物还原Cr(Ⅵ)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非水溶性酿介体调控Cr(Ⅵ)生物还原是一项发展前景较好、切实可行的技术,在提高Cr(Ⅵ)还原速率的同时避免了二次污染的问题,为Cr(Ⅵ)生物还原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为生物除铬的实际应用奠定
针对污染水源生物脱氮过程可利用碳源不足的突出问题,采用投加芦苇提取液的生物刺激方式开展生物膜脱氮性能与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特征研究.运行三组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R1,R2,R3),分别投加不同量芦苇提取液(0ml,60ml,120ml),进水有机物浓度分别为(4.13+0.56)mg l-1、(8.51+0.64)mg l-1和(13.24±0.49)mg l-1.结果表明随着芦苇提取液增加,硝氮平
为开发高效率、抗冲击能强的有机废水沼气发酵技术,本文以炭纤维膜为载体,在实验室规模对固定床厌氧反应器的启动进行研究.经过40d的稳定运行,通过COD去除率、pH、产气量、甲烷含量、有机酸等指标反映有机荷对4个固定床厌氧反应器的冲击;通过双向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分析炭纤维载体在有机负荷冲击过程中对微生物固着的贡献.结果表明:4个炭纤维载体固定床厌氧反应器,在不同有机负荷冲击下,炭纤维载体对微
本研究以自行设置的间歇运行式膨胀颗粒污泥床反应器(SEGSB)与实现短程硝化的SBR反应器集成(SEGSB-SBR)工艺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整个处理工艺过程中不同时期的微生物生态以及生物脱氮过程中的关键基因,为阐明系统废水处理机制和提高废水处理效率提供理论依据。
研究了低室温对厌氧氨氧化工艺的短期和长期影响以及调控策略的可行性.其中短期影响以批次实验方式考察,试验发现,以常温保藏的Anammox污泥为接种物,可以提高系统对低温的耐受性,15-35℃下,Anammox的活化能为42.57 kJ mol-1.此外研究了高负荷Anammox UASB反应器(R1,R2和R3)在逐步降低的室温(28.3-8.5℃)下运行的性能,考察了菌种流加(R2)和甜菜碱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