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六期七步曲”应用于IVF-ET之路径探析

来源 :第七届国际中医妇科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shaw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技术(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o Transfer,IVF-ET)俗称试管婴儿,是近30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开展的一项治疗不育症的新科技项目,也是目前世界上不孕患者最常选用的治疗手段.但因该技术具有治疗周期长,临床妊娠成功率有待提高(维持在30%~40%左右)、取消率高(约15%~24%)、价格昂贵,流产率高等医疗瑕疵;且临床常伴有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hyper-stimlationsyndrome,OHSS)、卵巢反应低下(约占9%~24%)等并发症.笔者通过总结多年来采用中医药辅助治疗施行辅助生殖技术患者的临床经验,遵循IVF-ET的医疗程序,归纳为中医六期(即治疗前期、降调期、取卵前期、取卵后期、种植期、安胎期)七步的中医辅助治疗方案,即IVF-ET"六期七步曲"辅助疗法,供各位同道共同探讨.
其他文献
金元时代,四大医家对病因各持不同主张,对妇产科疾病的辨证论治和诊疗方法各有发挥或创新.他们各以自己独特的见解和临证体验,丰富了妇产科学的内容,其中尤以李东垣、朱震亨贡献较大,富有实践经验,推动了中医妇产科学的进步.
文章以《傅青主女科》诊疗带下、月经病特色开篇,并阐述其治法方药特点,进一步阐明本书融理法方药于一体.认为本书其文字质朴,方药实用,辨病简明扼要,立法严谨恰当,用药醇和平稳,配伍主次分明,充分揭示了傅山的学识渊博,医理精湛.
论述月经不调在病证结合模式下,以证候为纲,以证统病,强调太过类月经病和不及类月经病的共性病机,根据其病机特点,异病同治,虚者补之,实者泻之,并提出月经不调"太过不及"临床辨治理论,以期对临证治疗有所裨益.
隋唐时期,妇产科迅速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其特点是:开始从内科范围分化,日益趋向专科化.在此期间出现了许多妇产科著作.据《新唐书》和《旧唐书》记载,有6种、凡26卷可惜均已散佚.昝殷著《经效产宝》3卷,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产科专书.书中论述了妊娠、难产、产后等20余种产科常见病证,收载方剂260余首.有些论点具有一定的水平,方药大多简易实用.如四物汤通用于妇产科已千余年,至今仍为妇科圣药.另外,在一些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是妇科常见病和多发病,严重危害了生育年龄妇女的生殖健康和生活质量.我科充分发挥中医药治疗本病的优势和特色,将辨证论治与中医特色疗法相结合,通过综合治疗取得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本文论述了奇恒之腑辨证、奇经八脉辨证的理论渊源,并以案例的形式论述了"双奇辨证"在中医妇科临床中的运用.
秦汉时期,妇产科有很大进步.有关妇女经、带、胎、产、杂病的基本医疗知识已初步形成,建立了中医妇产科学辩证论治将证医疗方法的基础.
明代医学13科中,仍独立设妇人科,出现了不少妇产科专著,使妇产科学有了显著进步.王肯堂《女科证治准绳》影响较大,该书资料丰富,以薛已的《校注妇人良方》为蓝本,系统总结了明代以前妇产科学所取得的成就,反映了当代妇产科学的发展水平.武之望《济阴纲目》是以《女科证治准绳》为基础改编而成的,疾病分类条理清晰,选方实用,流行较广.《万氏女科》3卷,是一本简易的妇科著作,临证注重观察,方药配伍精当,富有创新精
综观中医历代医籍,妊娠期常用方药经医家千百年实践的反复锤炼,疗效中肯,勿庸置疑.但是要评价这些中药复方生殖及遗传安全性,目前既缺乏流行病学资料,加之人们对中药受"安全无毒"观念的影响,以及现在又没有完全按照中医自身辨证论治特点所设计的生殖及遗传安全评价技术与方法,因此,这方面文献研究至今甚少.即便有少量文献,但多系采用新药研制评审时的程序与要求,缺乏按中医病证本身特点或特征来进行安全性评价系统的研
外阴白色病变是妇科疑难杂症,病机上魏绍斌教授认为肝肾阴虚为本,风、热、燥、湿、瘀为标,治疗上以归芍左归饮加减变化,标本同治,同时结合中药熏洗、外搽,三位一体,内外合治,疗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