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Subunit vaccines against MERS-coronavirus
【作 者】
:
【机 构】
:
Lindsley F.Kimball Research Institute,New York Blood Center,New York,NY,USA
【出 处】
:
第七届新生病毒性疾病控制学术研讨会
【发表日期】
:
2016年5期
其他文献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通过调控细胞糖酵解影响肿瘤发生发展过程。然而lncRNA对口腔癌糖酵解的调控作用仍不清楚,亟待解决。本研究利用芯片筛查、裸鼠模型等实验验证了ONGA1在口腔癌中的表达及功能。结果发现,ONGA1在肿瘤组织中高表达;沉默ONGA1可抑制细胞糖酵解及增殖效率;序列比对分析显示miR-375可靶向抑制ONGA1表达;ONGA1可通过竞争结合miR-375位点起保护其下游靶
会议
目的:磷酸酯单体10-甲基丙烯酰氧癸二氢磷酸酯(MDP)与四方相氧化锆之间能否发生化学反应。方法:采用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研究MDP与氧化锆陶瓷接触后的磷酸基团特征峰的变化。利用分层计算和密度泛函理论方法,优化MDP和MDP/四方相氧化锆晶体的几何结构,得到稳定的结构及振动模式,并模拟二者振动的红外光谱,与FTIR结果进行对比。
会议
牙体缺损是牙体牙髓病治疗中遇到的最常见临床问题。尽管治疗牙髓疾病的最有效手段是根管治疗术,但牙体缺损的修复是根管治疗效果的有力保障。随着材料学的迅速发展,复合树脂粘结修复技术已在临床上得到最广泛的应用,成为最主要的椅旁牙体缺损修复技术。本文以中华口腔医学会牙体牙髓专委会提出的《复合树脂粘结修复技术规范化标准和评估标准》为指南,就复合树脂粘结修复中的一些问题,阐述作者临床工作中的体会和思考。
会议
目的:通过正畸获得修复间隙,进一步通过种植,最终修复缺失牙齿.临床检查和治疗方案:患者,康某,女性,21岁,因双侧上颌尖牙缺失数年,来我科要求修复.询问病史,患者自幼乳尖牙脱落后,双侧上颌尖牙一直未萌出.口腔检查发现,患者13,23牙缺失,缺牙间隙近远中距离可,下颌尖牙伸长,合龈间隙<1mm,患者全口口腔卫生较好,无颞颌关节弹响等症状.CBCT显示,13,23牙槽骨宽度5.4mm,骨高度18mm.
会议
目的:系统评价引导组织再生术联合植骨术治疗牙周骨内缺损的效果,探讨该方法的可行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循证依据.方法:由2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对纳入的12篇随机对照试验(RCT)进行文献质量评价,采用 RevMan5.3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引导组织再生术联合植骨术较引导组织再生术在探诊深度和牙槽骨缺损深度上无明显差异,牙龈退缩减少,临床附着水平有所增加;引导组织
会议
患者:李某,男,22周岁。主诉:上前牙大面积缺损2月余,要求修复。现病史:上前牙2月前大面积牙体缺损。患者自述6年前因外伤撞击上前牙,并有小面积牙体缺损,患者未进行牙体治疗,上前牙逐渐变色,偶有冷热刺激痛。现因影响美观,要求修复治疗。
会议
潘某,男,28岁.因上前牙部分牙体缺损数月就诊.二周前已行根管治疗,现无明显不适.患者否认过敏史及系统疾病史,吸烟十年.患者面部基本对称,面下1/3距离正常;切牙中线与面部中线一致、牙合平面与瞳孔连线平行;息止颌位时11切1/3暴露;微笑时11切缘与下唇接触,中位笑线.11大面积补物,卵圆形,宽 8mm,长 11mm;12、22残冠状,21残根状;均无明显叩痛及松动;牙龈无明显红肿,探诊不出血,无
会议
随着种植技术的广泛运用,口腔修复区牙槽骨及牙周软组织的术中术后的保留应引起应引起牙槽外科医生的重视。以种植为导向的拔牙目的 是术中术后最大程度的保留牙槽骨及牙周软组织。本文结合本科室经验将从翻瓣切口设计,去骨区域的设计,减少骨阻力方法,术后牙槽窝处理,拔牙器械的选择,缝合六个方面进行探讨,为推广其运用及理念抛砖引玉。
会议
目的:本文将报道1例对上颌中切牙间隙伴切端磨损的患者,通过准确的美学修复分析和设计,运用超薄烤瓷贴面修复技术,进行微创美学修复的病例。方法:我们首先详细评估患者的主诉,对患者的口内、口外软硬组织进行详细的临床检查,拍摄修复前数码照片,记录口腔、颜面动静态美学信息,制取上下颌牙列研究模型。通过面部美学分析、唇齿美学分析和牙周软组织美学分析明确患者存在的牙齿美学缺陷:上中切牙间隙和上中切牙牙齿过短。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