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制定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单纯性肛瘘的最优化、最佳临床路径,规范其手术方式及术后创面愈合管理.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医院60例进行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的病人进行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试验组严格按临床路径模型实施措施进行干预,对照组用传统的临床管理方法.结果:两组平均愈合天数、恢复正常生活天数、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比较(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中有1例术后复发脓肿,无其
【机 构】
: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上海 200437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制定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单纯性肛瘘的最优化、最佳临床路径,规范其手术方式及术后创面愈合管理.
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医院60例进行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的病人进行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试验组严格按临床路径模型实施措施进行干预,对照组用传统的临床管理方法.
结果:两组平均愈合天数、恢复正常生活天数、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比较(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中有1例术后复发脓肿,无其他术后感染及并发症发生,无其他不良事件等.
结论: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gation of Intersphincteric Fistula Tract,LIFT)术治疗单纯性肛瘘的临床路径透明度较高、病人依从性好、具有规范化的流程,有效地提高肛瘘治疗的医疗质量,为lift术的临床操作流程提供了一种标准.
其他文献
传统的观念告诉人们:动脉内急性血栓形成后,可以在一定时间内通过药物被有效溶解,这一理念在临床上已应用多年,效果良好.同时这个"一定时间内"被称为溶栓时间窗,因为临床实践已验证:超出该"溶栓时间窗"后的血栓会发生机化,难于溶解.在此笔者将之命名为“第一溶栓时间窗”。那么何谓第二个“溶栓时间窗”呢?确定的理念是:超出第一个“溶栓时间窗”时间后的溶栓。为何要建立第二个“溶栓时间窗”的理念?因为在多年的临
目的:探讨布-加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B-CS)患者并发门静脉血栓形成(portal vein thrombosis,PVT)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确诊的28例B-CS并发PVT患者的临床资料(PVT组).随机选取同期确诊的B-CS未并发PVT的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非PVT组).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血常规
目的:探讨经改良脾-肺固定术治疗后的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脾肺间侧支循环的建立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经改良脾-肺固定术治疗的59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彩超评估患者术后脾肺间侧支循环的建立情况.根据术后3月的彩超结果将患者分为存在明显侧支循环组(最大侧支直径≥2mm,n=43)和无明显侧支循环组(最大侧支直径<2mm,n=16
在急腹症中,外伤性脾破裂大多出血凶猛,易因失血性休克而致死亡,因此在很长一段时期急诊行脾切除术是其标准治疗术式,但随着对脾切除术后凶险性感染(Overwhelming postsplenectomy infection,OPSI)的认识以及脾脏功能研究的深入,外伤性脾破裂的外科治疗理念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另外,先进的手术器械和愈发娴熟的手术操作技巧也为选择性保脾提供了可靠保障.在保守治疗效果不
目的:探讨创伤性脾切除手术前后外周血细胞变化、原因及并发症的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5年8月我院收治创伤性脾破裂脾切除病人109例的临床资料.结果:与手术前比较,术后外周血PLT计数显著升高(P<0.01),RBC计数保持不变(P>0.05),WBC计数反而明显降低(P<0.05).术后门静脉血栓发生率为8.26%,均用尿激酶治愈.结论:脾切除后,外周血PLT计数明显升高,其原
目的:探讨肝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性脾肿大病人并发外周血细胞减少的病因及其构成比,以利于选择治疗.方法:研究近17年来笔者医院收治非酒精性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性脾肿大病人并发外周血细胞减少18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病人皆施行了脾切除术,术前均伴有1种或多种外周血细胞减少,累计血细胞减少390例次.脾切除后79.2%(309/390)外周血细胞减少的计数恢复至正常值以上水平;15.9%(62/390)外
虽然脾脏淋巴管瘤为良性疾病,但存在继发外伤性及病理性脾破裂的危险。此外,由于本病十分罕见,术前根据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常难以确诊,且不排除恶变的可能,故一旦发现建议应立即采取积极的手术治疗。本例患者实施了脾脏切除术,术后痊愈出院,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出院后随访3个月,近期治疗效果尚可,但手术长期疗效仍有待于进一步随诊。
目的:比较预防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出血的几种主要术式的疗效.方法:检索门静脉高压症相关文献,按纳入及排除标准及质量评价表筛选,应用Revman5.3软件行Meta分析,根据观察指标评价各术式的疗效.结果:根据纳入要求,最终选出文献24篇.Meta分析结果显示三种术式的手术死亡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组术后再出血率低于断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29,95%CI:0.22~0.
微创化的外科治疗一直是门静脉高压症外科医生所不懈追求和努力的方向。近二十年来,随着腔镜技术的成熟和推广,全腹腔镜下静脉高压症手术己经快速发展,在很多国内外中心己经成为常规手术开展。科室自2010年开始逐步开展腹腔镜门脉高压症手术,通过回顾2011-2015年期间共开展全腹腔镜下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手术258例,初步结果表明不论是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以及肝功能影响的相关指标上腔镜
本例患者最终诊断为门静脉海绵样变性合并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但两种疾病之间是什么关系尚不清楚,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是病因还是伴发疾病或是危险因素,仍需进一步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合并脾大患者行脾切至今仍有争议。因此,临床上对于脾大患者,诊断依据要充分,切脾指征需严格把握。本例患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门静脉海绵样变并门静脉高压、巨脾、上消化道不完全梗阻”诊断明确,虽然切脾有一系列弊端,但是考虑患者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