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40年代以降中国、台湾、香港、日本等地出现了许多形式相仿的现代主义建筑,此发端于西方最终却普及全球的国际风格,在建筑史写作方法论的架构中,要如何处理其特殊的历史经验?是本论文思考的出发点。也就是把东亚现代化过程不同地域极其相似的建筑形式作为建筑史方法论研究发问的参照点,讨论史学研究如何穿越形式的边界以响应特殊的时、空意识。
首先,本文藉由这样的现象观察讨论「理念史」研究方法之写作局限。接着将建筑史写作延伸到威尼斯建筑学派对建筑史与都市研究之政治经济学研究取向以回馈各地相异的文化形式移植与转化经验,并整理几个晚近重要的历史写作分析性概念,包括:知识与权力、空间/历史之文化形式分析、反身性的历史思维、多元的行动主体及后殖民经验等。最后,藉由台湾、香港、日本三地战后现代主义公共住宅之比较研究,讨论历史意识与建筑时势的关怀如何成为建筑史写作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