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及其主导下的人口增长是京畿物资供需失衡的根源,也是中国历代都城盛衰的关键.唐显庆至开元间长安、洛阳政治地位的变化就是人口膨胀引发粮食供给不足,并
【机 构】
:
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黄河文明传承与现代文明建设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河南开封475001
【出 处】
:
“中原历史地理与黄河文明演进”学术研讨会暨河南大学历史地理学第二届学术论坛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及其主导下的人口增长是京畿物资供需失衡的根源,也是中国历代都城盛衰的关键.唐显庆至开元间长安、洛阳政治地位的变化就是人口膨胀引发粮食供给不足,并进而影响政治中心变迁的事例.当前对其讨论多囿于史料以定性分析为主,文中以中央集权体制下的实都政策与区域人口增长为视阈,量化分析高宗时期长安的人口规模、京畿农户的余粮与维持温饱的最低产量、关中租税与外粮所能供给的最高户口值,以此为基础探讨人口聚集、生存环境与政治中心的变迁.
其他文献
近几年,有部分学者对民国时期西康禁烟有所论述,①尽管如此,对民国时期西康省政府禁烟这一课题仍值得进一步探讨.有鉴于此,本文以民国时期的西康史志、杂志、报纸为依据,着重
叶长青的康藏民族学研究由游记向科学民族志的演化,某种程度上展现了华西民族学在20世纪初发展的全过程。叶长青的学术文章中大量出现诸如地理控制、气味、声音、浪漫、独特、
古代藏族、蒙古族史籍所载的西夏历史故事,也存在着大量借入、增减和改编前代或其他民族所传“典故”的现象,因此说它们是嫁接而成的也不为过。
婚俗是民间重要的习俗之一,在一些民族中某种婚俗在一定历史时期曾经几乎主宰了婚姻.如“姑舅表婚”习俗曾盛行于许多国家,而在黔东南民族地区表现得更突出,在这个问题上,国
清代中晚期之后,随着外贸茶叶的需求,闽江流域,山地茶树的种植面积扩大;直接导致水土流失比较严重.茶叶在加工过程之中,消耗大量了林木,也导致森林植被的破坏.采茶过程之中,
公元14世纪,西藏帕木竹巴政权推翻萨迦政权统治,建立以山南乃东为中心的帕木竹巴政权.本文试图通过对《朗氏家族史》(rLans Po ti bse ru)的文本分析,重新展现14世纪西藏地方
明清时期,随着黑河中游地区的农业开发规模的变化,农业生产的水平发生变化,河渠灌溉体系得到兴修,但仍存在渠坝废弃的情况.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梳理,运用历史地理学等方法.复原
茧绸产业是明清以来河南境内一项重要副业,《蚕坡章程碑》则是中国现存最早关于该产业的记载.通过梳理《蚕坡章程碑》的相关文字,可以考证与该碑相关的几项重要史实,包括两位
卫国是周代最重要的诸侯国之一.其都城曾由卫迁到曹、楚丘和帝丘.关于现代濮阳的最后一个卫都的具体名称,一般认为早期称“帝丘”,后来到战国时期改为濮阳;也有入主张自初迁
随着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汉武帝时期为统治所需,开凿关中漕渠,着力经营漕运,逐渐构建成一套完整的运输系统,使关中交通大为改观.在对这一运输系统的解构中,通过对漕渠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