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抑郁症患者时间知觉的作用效应研究

来源 :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精神卫生分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全国精神卫生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she10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左背外侧前额叶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对抑郁症患者时间知觉的影响. 方法:接受固定剂量帕罗西汀治疗(40mg/d)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组,在药物治疗的同时,研究组(n=30)合并左背外侧前额叶高频rTMS治疗,对照组(n=32)予伪刺激,为期4周.于治疗前、治疗后4周,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定;完成600ms、3s时距复制任务,以时距复制误差作为时间知觉的评估指标. 结果:(1)治疗后,研究组、对照组患者HAMD评分均显著下降(分别t=12.047、9.275,均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600ms、3s时距复制误差较治疗前下降(分别t=3.342、6.389,P=0.003、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3s时距复制误差较治疗前下降(t=2.978,P=0.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600ms时距复制误差较治疗前无显著变化(P>0.05).(2)治疗后,研究组HAMD评分的下降值高于对照组(t=4.062,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00ms、3s时距复制误差的下降值也均高于对照组(分别t=2.240、2.096,P=0.028、0.0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研究组、对照组治疗前后3s时距复制误差的下降值,与HAMD评分的下降值正相关(分别r=0.330、0.391,P=0.045、0.040).研究组、对照组治疗前后600ms时距复制误差的下降值,则与HAMD评分的下降值均无显著相关性(均P>0.05). 结论:左背外侧前额叶高频rTMS治疗可影响抑郁症患者的时间知觉,并可能存在继发于改善抑郁之外的其他作用机制.
其他文献
顽固性失眠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的慢性病.是脏腑功能减退,脑功能减退所致的神经紊乱的结果.此文论述如何治疗顽固性失眠.顽固性失眠属中医的郁病、不寐证、脏躁等范畴,属于现代医学的神经症性疾病.神经症既以往的神经官能症,包括神经衰弱、抑郁症、焦虑症、疑病症、强迫症、癔病等.随着社会发展,工作节奏的加快,不寐证是常见病及多发病,笔者认为人大脑的功能有感觉神经、运动神经、情感神经三方面,不寐证是大脑的情感
焦虑抑郁共病逐渐受到精神病学研究者的关注,两者共性的发病机制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异常的神经环路及连接方式可能是精神疾病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而焦虑与抑郁则可能具有共性的神经环路,这种共性的机制可能与两者共性的肝郁病机具有相关性.多模态神经影像学是目前神经影像研究领域的尖端技术,今后可通过多模态神经影像学对焦虑抑郁的连接组学进行研究,揭示焦虑抑郁共病的病理生理机制,探索焦虑抑郁肝郁证的连接组学机制。研究
目的:观察自拟益气补肾解郁方治疗PSDA的疗效.方法:PSD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口服乌灵胶囊,观察组加服自拟益气补肾解郁方.4周为1个疗程,2组1疗程后观察临床症状并检测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14项评分值.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益气补肾解郁方疗效明显,无明显毒副作用,在PSDA
分析女性更年期抑郁症的发病原因,明确其发病机制,重视肾先天之本对女性更年期抑郁症的影响,以补肾阳,益肾精为基本准则,以二仙汤作为本病的基本方,调节脏腑机能,改善病人体质.既要认识到女性的生理特点,又要兼顾表证,辨证论治.通过深入分析女性更年期抑郁症的病机、诊断、治法、方药及其他治疗方法,为今后中医药治疗本病提供临床治疗方向及方法.
目的:探讨团体表达性艺术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方法:将60名患者随机分为艺术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分别施测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个人社会功能量表(PSP)及罗森伯格自尊量表(SES),对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艺术组与对照组年龄、病程、抗精神病药物利培酮的日服用剂量,以及治疗前PANSS、PSP和SES的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艺术组和对照组
焦虑障碍和抑郁障碍是常见病、多发病,与单一的焦虑症或抑郁症患者相比,焦虑抑郁共病往往表现为更低的生活质量和更差的治疗效果.本文综述了焦虑抑郁障碍共病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量表评价等方面的进展,焦虑和情绪障碍共病的患者更可能发生在女性,青年人(年龄在25至34年),低教育水平,独居,失业,有家族精神病史,在童年经历的创伤单纯的焦虑或情绪障碍严重。焦虑和抑郁之间的神经生物学,遗传结构,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重性精神病,多在青壮年缓慢或亚急性起病,临床上往往表现为症状各异的综合征,涉及感知觉、思维、情感和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及精神活动的不协调.病程一般迁延,呈反复发作、加重或恶化,部分患者最终出现衰退和精神残疾,给家庭及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目前针对精神分裂症的治疗,除药物治疗外,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odified electric convulsive therapy,MEC
目的:本课题运用静息态脑功能研究方法,旨在于脑功能角度探析肝气郁结证与肾阳亏虚证与抑郁症内在的神经科学机制联系.方法:采用中医证候学诊断标准将24名已经诊断为单相抑郁患者,分为12名肝气郁结型与12名肾阳亏虚型,并且每组各匹配12名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相近的正常人,作为对照组.所有入组人群均在3.0T核磁下行静息态脑功能扫描,脑功能激活图像利用低频振幅方法进行分析.结果:与健康组相比,所有的抑郁
目的:探讨针刺结合温和灸治疗心脾虚型失眠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针刺结合温和灸治疗,对照组采用睡前口服艾司唑仑,7天为1个疗程,2-4个疗程及1个月后随访进行疗效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为74.19%,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匹兹堡睡眠量表(PSQI)和阿森斯失眠量表(AIS)积分分析与对
近年来,精神分裂症的发病率逐渐增高,而由于患者自身的特殊性和症状的复杂性,迁延不愈,社会功能严重受损,所以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而逐渐衰退的精神病,临床上约有25%-33%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治疗效果差,这部分患者的症状持续时间长、住院次数多,有的甚至症状持续存在,对社会及家庭影响很大.中医针灸应用于临床治疗精神分裂症,取得了较好的辅助治疗效果.在临床上配合三大疗法应用,相得益彰,有效缩短病期,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