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强冷空气的变化特征与大气低频振荡

来源 :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orac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1951~2003年广州逐日地面气温、资料采用滑动平均、相关分析、小波分析、功率谱分析等方法对近50年来冬半年(头年10月-次年3月)影响广东的强冷空气的变化特征及其存在的低频振荡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90年代以来影响广州的强冷空气的次数逐渐增多,它与30~60天的功率谱值具有明显的负相关,与10~20天的功率谱值具有明显的正相关,而与准单周的振荡关系不明显.Elnino事件发生中的冬半年,30~60天的振荡强度减弱,但影响广州的冷空气的次数以正常~偏多为主。
其他文献
本文利用青海省及周边省份邻近气象站的3.2m深层地温观测资料,针对青海省春季降水的空间分布,从地热涡和地冷涡的演变,分析了与各种春季降水空间分布型相对应的地气图特征,探讨了青海春季降水趋势预测的地气图方法.结果发现:本省冬季的高(低)地温区与一个季度后的多(少)雨区是基本相配合的,符合"高多低少规则",据此可预测春季降水的定性预报.
本文通过分析最新的海洋模式同化资料ECCO,研究了ENSO循环相关的海洋异常信号在太平洋中的传播过程.研究发现导致ENSO事件和ENSO位相变化的温跃层异常信号主要从北太平洋西传而来,来自南太平洋的信号较少.稳定性分析表明:北太平洋较大面积区域存在斜压不稳定性或正压不稳定性,有利于ENSO相关的温跃层异常信号以Rossby波形式有效的西传,而在南太平洋不稳定区的面积较小且主要局限于海盆东侧,因而传
本文利用1961~2004年地面观测和高空格点资料,分析了海西东部及环青海湖地区后冬至春季多、少雪发生的环流特征和形成的直接原因.结果表明,若北半球极涡中心偏向西(东)半球,青藏高原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100、500hPa距平场和海平面气压距平场形成"西低东高(西高东低)"的距平分布型以及850hPa温度距平场在青藏高原与中亚地区之间形成"北高南低(北低南高)"的分布型时,海西东部及环青海湖地区后冬
本文针对发生于2002年8月13到14日的宁夏一次强降水过程,进行了降水场时空特征分析、中尺度天气学成因分析,并利用宁夏精细化预报系统的物理量场,即中尺度非静力平衡数值预报模式MM5逐小时高时空分辨率导出产品,进行了高强度降水时段的合成分析.结果表明:本次过程的降水量时间与空间分布具有很大的不均匀性,大形势场内的中尺度涡旋导致了降水过程的产生,涡旋内中小尺度冷空气活动,与地形强迫引起的上升运动相配
本文对江淮流域的灾害背景、气候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等作了分析,发现,在近50a中,降水有明显的年际和年代际异常,1980年代以后,该区的降水有显著增加的趋势.典型旱涝年降水异常的时空分析表明,引起降水异常的因子非常复杂,即使在同一年中,不同月份的异常型可有差别.对于不同年份,降水异常型更为不同.影响江淮流域降水异常的因子的作用,可通过数值模拟进行"分离性"研究,但由于模式的系统性误差,模拟结果也只有参
本文利用多窗谱方法(MTM),对全球各区域平均温度序列进行多种信号的检测、重构,着重分析不同区域温度年代和年代际变化的演变特征及其遥相关特点,初步研究显著年代际振荡信号的传播特征.结果表明20世纪年代至世纪尺度温度变化的显著信号有准70年波动和准30~50年、准20~30年、准15年、准7~10年多种时间尺度的振荡,其中准70年波动主要存在于北大西洋及北太平洋的中高纬度;准30~50年振荡则覆盖了
本文对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IAP)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发展的第三代海洋模式(L30T63OGCM)进行改进,分析该模式1959年1月~1998年12月的40年积分结果,以此研究热带印度洋偶极子发生、发展和消亡阶段的异常环流结构特征.对数值模拟结果的分析表明:赤道印度洋表面异常东风引起的异常环流结构是偶极子发生、发展的主要动力学原因,其表面异常东风转换为异常
本文用最新版本的区域气候模式RegCM3对1998年夏季东亚区域气候进行了月尺度模拟,以检验模式对中国夏季异常洪涝事件的模拟能力.结果表明:模式能基本模拟出1998年夏季中国降水的分布、强度及季节性进退.对温度和湿度的模拟也与实况较为一致,并能较准确地再现西太平洋副高北进南退的时间.模式对大陆东部、南部和西太平洋地区上空的对流层温度模拟偏低,导致位势高度模拟偏低,模拟西太平洋副高位置偏南偏弱,长江
本文使用1980-1997年垂直积分的水汽输送通量资料,分析了夏季大尺度水汽输送演变的气候特征以及偏南风水汽输送在中国区域内的推进特征,结果表明:夏季各支大尺度水汽输送汇合成一条行星尺度水汽输送大值带,它从南半球出发,经过亚洲季风区,进入北太平洋;东亚夏季偏南风水汽输送所能到达的北界为50°N附近东北北部;西太平洋副高南侧的东南风水汽输送所能到达的西界为甘肃东南部(100°E附近).垂直积分的水汽
本文通过数值试验对南海地区(SCS)夏季风的爆发机制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南海夏季风爆发早晚与菲律宾以东洋面海表温度异常(SSTA)有密切的关系.南海夏季风爆发前,菲律宾以东洋面的海温偏高时,则伴随南海夏季风爆发较早;菲律宾以东洋面的海温偏低时,则南海夏季风爆发较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