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油茶(Camellia Oleifera)属山茶科山茶属常绿小乔木或灌木,是中国特有的重要木本食用油料树种,目前油茶产业面临着单位面积产量低和经济效益差两大问题。有机产品具有经济效益好和市场前景广阔的优点,研发适宜油茶有机栽培的关键技术体系和生产优质有机茶油,对提高油茶效益具有重要意义。作者于2008~2010年在湖南邵阳县开展油茶有机栽培试点,经检测产品完全符合有机标准,现将其关键技术总结如下:(1)产地环境质量控制:油茶有机栽培区应选择500 m~700 m以下的低山、丘陵及盆地周围,远离城区、工矿区、交通主干线、工矿污染源等,基地土壤、水源和空气符合《GB 15618—1995》、《GB3095-1996》、《GB 3095—1996》及《国家有机食品生产基地考核管理规定(试行)》,并设立缓冲带:(2)生产基地管理:建立和实施相应完备的文件管理、资源管理、内部检查、追踪体系和持续改进体系,各种设备、工具和肥料的使用均应符合GB/T19630-1-2005;(3)良种选择及繁育:选择适宜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国家或省审定(认定)良种,禁止使用经禁用物质和方法处理的种子、砧木和穗条,采用芽苗砧嫁接大田育苗、容器育苗或轻基质育苗:(4)油茶园营造:采取有利于水土保持和生物多样性的整地方式,初植密度为1110~1605株/ha,栽植前2个月挖穴,穴大小为60 cm×40 cm×40 cm,栽植前1个月在穴内放入腐熟猪、牛粪等农家肥并回填,2月上旬至下旬选择3个以上品种(无性系)的一、二级油茶苗(GB/T6001-1999)进行造林,栽植时应苗正、根舒,分层填土压实,栽后浇透水;(5)幼林管理:对缺苗的穴要在适于造林的季节用同品种类型大苗补植。造林当年除草松土1次,以后2~4 a每年5月、9月分别进行1次。油茶林可适当间种黑麦草等绿肥,冬季施有机肥,一般采用撒施、环状沟施和放射状沟施,每株施农家肥10~~15 kg,修剪以低矮的自然开心形或自然圆头形树冠为好;(6)成林管理:成林应夏铲和冬挖,坚持广开肥源,绿肥上山,枯饼还山的原则。修剪宜剪密留疏,去弱留强,弱树重剪,强树轻剪。注意保护土蜂、蚁、虻等授粉昆虫;(7)低产林改造:低产林宜垦覆深翻,在12月至翌年1月进行,深度以15 cm~20 cm为宜。每亩施沤制的茶枯30 Kg、茶壳100 Kg或在树冠投影内缘挖深30~40 cm的环状断沟或辐射状沟施肥。对林分密度过大的林分进行调整。间种黑麦草、三叶草等绿肥作物,全年刈割4~6次,留茬8~10 cm;(8)主要病虫害防治:贯彻"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以营林技术为基础,生物防治与物理防治相结合,尽量采取加强栽培管理,利用天敌、灯光、色彩诱杀害虫,机械捕捉害虫,机械和人工除草等措施防治病虫害:(9)茶果采收:寒露籽在寒露前后采收,霜降籽在霜降前后采收,立冬籽在立冬前后采收,收时做到高处用钩,低处手,采后果实摊放在阴凉处,厚度10 cm以下,经常翻动,堆放4 d~5 d后及时日晒脱粒,除净杂物,再日晒3 d~4 d,进仓待榨。油茶有机栽培必须遵循自然规律、生态学原理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原则,生产中不能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不能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一般从常规生产到有机茶油生产需要12-36个月转换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