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水合物形成和生长机理的分子模拟研究

来源 :第三届深海研究与地球系统科学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AO140731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然气水合物是甲烷等小分子被包裹在水分子形成的笼状结构中形成的非化学计量性晶体物质,主要分布在海底及永久冻土区,是一种具有重大商业前景的新型替代能源.运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手段,我们开展了天然气水合物的成核及晶体生长、有限尺寸空间内水合物的相转变行为、水合物晶体中的特殊物质传递及热传递行为机理等研究,并且发展了天然气水合物分子动力学模拟模型及方法,设计和编写了其分子动力学计算软件,在天然气水合物生长过程中间隙水扩散机理、水合物结晶速率的控制因素、固体矿物质表面存在下天然气水合物形成的分子机理等方面取得了创新成果.
其他文献
海底多金属硫化物资源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和远景,2011 年我国刚刚获得西南印度洋中脊1 万平方千米区域多金属硫化物资源的勘探权,2021 年仅能保留25 %的区域.然而对于海底热液硫化物矿床的调查勘探我国仍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如何快速、准确探查海底多金属硫化物资源已成为首要任务.
会议
我国自2005 年以来开展多个航次的远洋调查,在西南印度洋、东太平洋中脊和大西洋中脊先后发现了多个热液硫化物区,在热液硫化物的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2011 年,我国在西南印度洋国际海底区域获得了10000 km2 具有专属勘探权的多金属硫化物资源矿区,并与国际海底管理局签订了多金属硫化物矿区《勘探合同》.深海热液硫化物调查难度大,勘查程度低、数据资料有限,这些都为海底热液硫化物的资源评价带来
会议
大洋富钴结壳的厚度是评价海洋富钴结壳储量的重要参数,富钴结壳厚度的连续性检测有利于采掘剥离破碎和提高采收率.因此,研究一种精确的连续厚度检测方法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学术价值.通过分析深海钴结壳的电性和物性特征,建立探测深海钴结壳的地电模型;运用瞬变电磁全空间理论计算方法,模拟计算深海钴结壳瞬变电磁响应为深海钴结壳瞬变电磁探测反演提供依据.
会议
慢速扩张洋中脊是目前洋底金属资源勘探的热点区域,印度洋作为典型的慢速-超慢速扩张洋盆,更是我国深海资源勘探的重点区域;本工作在绘制印度洋盆及其周缘大地构造及矿产资源分布图基础上,结合古地磁手段恢复印度洋盆演化历史,认识印度洋盆的大地构造特征及资源分布;考察并筛选我国陆上保留的地史时期热液硫化物矿床,结合国外研究资料,对比现今洋中脊热液硫化物矿床,以期为印度洋中脊金属资源的勘探提供帮助.
会议
冷泉碳酸盐岩是冷泉渗漏活动的标志之一,也是天然气水合物可能存在的重要证据.因此,针对冷泉系统特别是发育天然气水合物冷泉系统碳酸盐岩开展年代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自发现冷泉碳酸盐岩以来,科学家们便藉由各种纪录环境变化的物质来解读冷泉碳酸盐岩年龄"档案",以求探索过去并预测未来.然而到目前为止,国际上现代冷泉碳酸盐岩的年龄数据极其有限,公开发表的数据不超过200 个.
会议
MTEM-08 深海拖曳式瞬变电磁系统是针对海底热液多金属硫化矿"快速、有效、便于实施"的探测要求研发而成.整个系统主要包括甲板控制系统、水下仪器舱拖体单元和水下发射及接收天线拖体单元三个主要部分.系统工作最大水深6000 米,海底拖曳高度50 米,最大探测地层深度250 米,工作航速2~4 节,最长连续工作时间8 小时,拥有625K 采样率、24 位分辨率、130dB 动态范围高性能采集系统,可
会议
利用高分辨率海底多波束数据,在中建南盆地北部800 m-1300 m 水深处发现了大量孤立发育的泥火山和泥火山群.最大的泥火山直径约3 km,350 m 高,其中2 座泥火山直径约2 km,超过200 m 高.泥火山群中的泥火山直径普遍在1 km-2 km 之间,高度在100m-200m 之间.该处泥火山均呈现近似圆锥体形态,有些可以观察到明显的泥火山喷口以及环泥火山壕沟.
会议
近年来,世界范围内天然气水合物的科学钻探和国家级资源调查的成果极大地推动了水合物形成富集规律和成藏机制的研究,特别是在墨西哥湾水合物联合工业计划中,首次将"含油气系统"的理论运用到水合物的勘探中,进而提炼出"水合物油气系统"(Gas hydrate-petroleum system)的概念.
会议
冷泉,是海底地层中的低温流体(相对于海底热泉),以喷出或渗漏方式释放到海水中的现象.冷泉和与冷泉关联的海底地层中流体的聚集和运移,伴生的生物群落,改造的海底地貌和沉积物等组成一个完整的冷泉系统.
会议
南海北部陆坡区的神狐海域是我国首个海洋天然气水合物获取的区域.然而,受海底峡谷群侵蚀作用的影响,地层对比和沉积相识别的难度较大,对该区域典型地震相-沉积相描述、成因机制分析、空间匹配关系的缺少精细的研究,特别是第四纪以来的沉积演化较少涉及,对该区域水合物"不均匀性"分布的关键控制因素尚不明确.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