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西南地区冰雹特征及防御

来源 :第十四届全国云降水物理和人工影响天气科学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shangdenglu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阳地区冰雹源地,位于该区西部和北部山区.其路径有四条,主要沿河流和山谷移动.5~9月每日16~18时出现的机率最高.主要天气背景可分为西北气流、低槽和高压后部三个类型.减灾对策可采取人工防雹和农业补救技术.
其他文献
本文详细介绍了HY1600测深仪的主要技术指标、主要特点、各功能模块.以及测深仪的操作和参数设置,实现了对水深的实时精确跟踪测量.
本文介绍了压力验潮仪在将压力换算成潮位时,重力、温度、盐度的误差会引入到潮位数据中,根据中国沿海重力、温度、盐度的分布情况,对这一误差进行了分析探讨.
文章介绍了国土资源部承担的海洋勘测任务,叙述了对南海西及西南海域的多波束测深和海洋重力探测的技术方法和最新的调查结果.
文章针对目前GPS坐标转换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测量作业的实际.文中借鉴重力测量中有关场的思想提出了基于转换异常场的GPS平面四参数转换方法.
本文应用SQLServer建立了人影综合数据库,应用IIS+ASP技术建立了基于该数据库的Web站点,省级系统管理员通过设置权限对地(市)、县级操作员进行统一管理,实现地(市)、县人影机构实时上报人影作业信息的功能,旨在解决当前地(市)县级人影机构不能及时向省人影办上报人影作业信息的难题.
本文利用2005年3月20日的飞机探测资料分析了大气气溶胶粒子浓度和尺度的垂直分布特征,并对不同高度粒子谱进行了拟合分析.分析表明,不同高度层内气溶胶粒子分布有明显差异,1000m以下粒子浓度平均5000个·cm-3,平均直径1.5~1.8μm;1000~2700m为粒子浓度随高度增加明显减少,2700m已减少到200~300个·cm-3,平均直径减小到0.1~0.2μm;2700~5500m随高
本文针对河南1999年以来31例层状云降水天气过程,17例较完整的雷达观测资料,近10例包括飞机、微波辐射计、雨滴谱、加密探空、TRMM卫星等多种类综合观测资料,结合数值模拟,通过典型个例研究和多个例统计分析,对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地带,具有我国典型云和降水特征的河南层状云系多尺度结构和人工增雨多尺度条件进行了研究,初步建立了层状云系多尺度人工增雨条件概念模型,并此基础上对多尺度人工增雨条件的监测预测
本文对人工增雨效果检验方法研究的一些新进展进行了论述.文章利用聚类分析和雨量网格插值技术以及区域趋势控制协变量历史回归分析方法,改进了人工增雨效果历史回归统计检验方法;利用综合试验探测资料,研究了人工增雨效果的物理检验方法,获得了催化云的物理参量响应的一些证据;探讨了云催化数值模式在人工播云增雨作业效果检验中的应用,获得了初步结果;建立了人工增雨作业效果的综合检验方法.
本文利用聚类分析,对非随机化区域历史回归试验进行了重要的改进,并引入物理协变量作为控制因子和雨量网格插值计算降水量,提出了一种新的非随机化试验方案--基于聚类分析的浮动对比区历史回归人工增雨效果统计检验方法(简称CA-FCM方法).文章根据河南省近20年的历史资料,利用CA-FCM方法,对河南省春季人工增雨作业效果进行了评估.
以夏延飞机为播撒探测平台,将探测平台集播撒、空中定位以及资料采集于一身.该飞机上所载探测仪器是1990年从美国引进的机载PMS粒子测量系统.它主要包括PDS-500数据采集设备,用于观测气溶胶粒子的PCASP-100X探头(15个通道,采集范围在0.1~3μm,△D=0.02~0.5μm)、用于观测云滴的FSSP-100探头,用于观测云滴和冰雪晶粒子二维图象及尺寸参数的OAP-2D-GA2探头(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