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口分层设置诱蚊筒对台湾登革热高风险地区进行病媒蚊之监测

来源 :第二届国际蚊虫及蚊媒病监测和防治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eenosna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05 年起高雄地区每年登革热/登革出血热发生的病例都超过全台湾病例的55%.埃及斑蚊(Aedesaegypti (L.))与白线斑蚊(Ae.albopictus Skuse)是共存于该南部地区的两种主要病媒.为了预防与抑制登革热的发生与蔓延,能提供病媒蚊正确时-空分布信息的有效监测方法总是必要的.本文报告自2009 年6 月7 日至2010 年6 月15 日间,于台湾高雄市和高雄县以人口分层法 (每400 位居民放置户内与户外诱蚊筒各一) 所进行全面设置诱蚊筒 (计5180 户置放10360 个诱蚊筒) 监测病媒蚊的结果.处理1、2、3 是于新设计之诱蚊筒内分别置放木片、透明黏胶片与二者,每周收集其中病媒斑蚊的卵及成虫.整年调查之中,登革热流行期间(2009年6 月至11 月)高雄市之每周平均诱蚊筒指数(阳性诱蚊筒%)为1.58,低于高雄县之2.04.
其他文献
国际交通工具、集装箱和货物携带的输入性蚊类及其病原体可构成国际关注的公共卫生风险因素.为提高我国国境口岸输入性蚊类的防控工作水平,保障口岸卫生安全,通过总结我国国境口岸近年来输入性蚊类监测及携带病原体检测研究以及国际上对输入性蚊类监测的结果和防控入侵的法律策略规定情况,结合口岸卫生检疫工作需要,提出了我国口岸今后应采取包括加强法制建设、监测方法、蚊媒病原体检测、人员技能培训、与与世界卫生组织和其他
日本脑炎(JE)是台湾地区重要的虫媒传染病.于2009 年至2010 年在台湾东部、中部、南部各县市的养猪场采集病媒三斑家蚊,并由蚊体中分离得35 株日本脑炎病毒(JEV);其中花莲2 株、台中5 株、彰化7 株、云林10 株、嘉义9 株、台南2 株.利用反转录聚合酶反应(RT-PCR)增幅JEV 的套膜蛋白基因片段(E gene region),PCR 产物进一步进行核酸定序.将上述分离株病毒增
:2000 年至2006 年秦皇岛港共对来自35 个国家和地区的1300 余艘次入境国际航行船舶携带输入性蚊类情况进行了调查,入境船舶携带输入性蚊类阳性率达 53.68%(744/1386).共发现并捕获输入性蚊类14000 余只,隶属于4 属22 种输入性蚊类,包括按蚊属、库蚊属、伊蚊属和曼蚊属,其中凶小库蚊、三带喙库蚊和背点伊蚊为优势蚊种.数量最多的是2005 年7 月12 日在来自智利的瓦努
中国是蚊媒传染病多发的国家,到2010 年有疟疾、登革热、流行性乙型脑炎、基孔肯雅热、淋巴丝虫病等传染病流行,涉及全国近30 个省市.通过蚊媒控制、病人治疗、敏感人群的计划免疫等综合措施,各种蚊媒传染病得到有效预防和控制,2008 年,中国率先宣布消除了淋巴丝虫病,成为83 个受丝虫病威胁的国家中第一个达到消除目标的国家.但中国还面临一些新发蚊媒传染病的威胁,如西尼罗热等.
会议
为确保上海外高桥口岸的公共卫生安全,加强媒介生物监测工作的科学和规范,防止蚊媒传染病输入和暴发,于2006--2010 年,在外高桥口岸开展定时、定点、定人的蚊类的媒介生物监测工作.2006 至2010 年共计捕获蚊虫类2 亚科4 属5 种4950 只.监测结果显示:成蚊的数量和密度都是正常范围值内,而且数量在逐年下降,2006-2010 年外高桥口岸的蚊类优势品种是三带喙库蚊和致倦库蚊,构成比分
蚊虫是多种疾病的重要媒介昆虫,常用来防控蚊虫的杀虫剂有敌敌畏、避蚊胺等等,但是化学杀虫剂的使用常导致环境污染和人体毒害以及蚊虫的抗药性.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开发高效低毒的植物源灭蚊剂和驱蚊剂.本文研究了山苍子(Litsea cubeba)果实精油对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成蚊的驱避活性和对其幼虫的毒杀活性;采用GC-MS定性分析了精油的化学成分,并定量分析了其中9种活性成分
经克隆获得氯氰菊酯抗性株淡色库蚊(Cr-C 株)转铁蛋白基因的完整序列,荧光定量PCR 分析提示抗性品系淡色库蚊4 龄幼虫的转铁蛋白基因的转录水平是敏感品系4 龄幼虫的的11.3 倍.转铁蛋白基因在蚊虫整个生活史的各个阶段都持续高表达,免疫印迹分析证实转铁蛋白基因转染蚊C6/36 细胞有18.4kDa 的预期蛋白表达,同时3H-TdR 掺入实验证实转染细胞与转染空载体细胞对比,表现出增强的抗氯氰菊
台湾地处热带及亚热带地理区,炎热、潮湿适于蚊媒疾病传播,曾广为流行的有疟疾、血丝虫病、日本脑炎及登革热等.经过大规模的防治后,在1965 年即无本地感染疟疾及血丝虫病案例.自1945 年后至1987 年台湾本岛没有登革热病例的记录.1987 年登革热在台湾南部城市再度发生大流行,由卫生署及环保署成立了登革热防治联系中心,进行流行病调查、病媒蚊控制,临床治疗、试验室诊断及小区动员,集合了流行病学者及
通过对无锡地区建设用地、林地、耕地、农村用地4 种土地利用方式中20 个点位的蚊虫进行调查和分析,研究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蚊虫群落的影响.结果显示,⑴全市平均蚊密度35.09 只/(台·h),共发现蚊虫5 属10 种1 亚种,小拟态库蚊和嗜人按蚊在无锡首次发现.⑵非度量多位尺度分析显示,4 种土地利用方式共分为4 组,群落相似性低(2D stress=0.09).
本研究首次从苔藓和植物叶片上分离获得了多株苏云金芽孢杆菌(Bt)野生菌株,并从白玉兰叶片上分离筛选得到对蚊虫有高效杀灭活性的LLP29 Bt 菌株.为了解该新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对其进行了形态学、基因型、蛋白等内容的研究.结果显示,该新菌株对白纹伊蚊的LC50 为0.33 μg/mg.经PCR 鉴定,该菌株的主要杀蚊基因为cyt1 基因,克隆和测序该新基因,国际命名委员会将其命名为cyt1Aa6 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