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永昌早二叠世科达类雄性繁殖器官微细构造

来源 :中国古生物学会古植物学分会2016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nt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植物的繁殖器官相较于茎干和叶片等营养器官来说,被保存下来的机率较小,并且繁殖器官也是属种鉴定及系统分类的重要依据,同时对探讨植物系统发育具有重要的意义.甘肃永昌石炭—二叠系保存完好,且含有丰富的植物化石,前人曾对该区植物化石进行过研究,其中多为属种的宏观形态鉴定,详细的微细结构分析较少.近来我们在甘肃永昌下二叠统中发现了保存完好的科达植物雄性繁殖器官化石,通过对其宏观形态和微细构造的分析,发现与已知的该属化石进行比较均有不同,据此建立一新种,命名为Cordaianthus yongchangensis sp.nov.
其他文献
目的建立了高效阴离子交换-脉冲安培检测法分析海参多糖的单糖组成及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海参多糖经酶解、醇沉、水解成单糖后,以离子色谱法测定.以CarboPac PA10糖柱为分离柱,淋洗液为20 mmol/L NaOH,淋洗液流速为1mL/min,柱温30℃,进样量20uL.结果优化后的色谱条件下分离Fuc、Gal、Ara、Man、GalN、GlcN、 Glc、Lac、GlcNAc、GalNAc,且
会议
工蕨类植物是我国南方区早泥盆世植物群的代表性植物之一。广西苍梧的石桥组是中国工蕨(Zosterophyllum sinense)模式标本的产出地层,该地层曾报道有多种工蕨类植物化石,但是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相关研究并不多。最近,我们在广西苍梧地区开展了系列地层古生物野外工作,采集了部分植物化石标本,结合南古所收藏的部分标本,对石桥组地层中的植物化石采用了植物化石形态学研究中针修法(déageme
会议
晚泥盆世种子植物的雌性繁殖器官大都为单个或多个着生于壳斗内的胚珠,现已发现十余种形态结构各异的类型.我国壳斗胚珠的研究在近年来起步,目前被报道的饰籽属Cosmosperma Wang et al.,2014和侧籽属Latisemenia Wang et al.,2015都具着生单个胚珠的壳斗.基于对产自浙江省长兴县上泥盆统(法门阶)五通组下部观山段种子植物化石新材料的研究,取得以下认识:该植物壳斗
会议
晋囊蕨(Chansitheca Rege,1920)是一种主要分布于中国华北地区二叠纪地层中的古老真蕨植物。这一属是雷杰(Rege)于1920年根据采自山西下石盒子组的实羽片标本建立的,属型种为卵晋囊蕨(Chansitheca palaeosilvana Rege,1920)。到目前为止,晋囊蕨属总共包括4个种,其中卵晋囊蕨、长晋囊蕨(Chansitheca kidstonii Halle,192
会议
种子蕨植物是一类始现于晚泥盆世,繁盛于石炭纪、二叠纪,绝灭于中生代,营养器官类似于真蕨类植物但却以种子繁殖的早期裸子植物。如今,该类植物已在世界范围内的许多地方被发现。目前,该类植物中研究较为深入的有皱羊齿类、髓木类、华丽木类和舌羊齿类。而这几个类群中,又以皱羊齿类和髓木类研究最为透彻,无论是其营养器官(包括叶片、茎),还是其繁殖器官(包括胚珠、花粉器),以及其他生物学特征都有较为全面的研究,但总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