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已有的研究报道,长期中强度持续有氧运动(MCE)除了能够提高个体的身体状况,还能有效地改善不同人群的执行功能。因此,关于中强度持续运动(MCE)对执行功能的改善效果已经有了科学共识。另外,间歇性运动的锻炼优势也被大量的研究所证实。与持续性运动相比,间歇性运动不但形式灵活、依从性好,而且更加贴切于现实生活。近些年来,作为变换负荷运动的一种重要形式,高强度间歇运动(HIIE)被广泛运用到提高心肺机能以及减肥当中,并取得较好的效果。相关的研究也发现,高强度间歇运动对执行功能有积极的影响。本文旨在探究高强度间歇运动和中强度持续有氧运动对大学生执行功能的影响效果以及时程变化特征,为运动改善执行功能提供有效的手段,也为运动处方的制定提供实证依据。研究方法:试验对象:本试验招募120名大学1-3年级学生为试验对象,年龄均在20-23岁之间。所有被试身体健康且无心理疾病。将测试者按男女1:1的比例随机分为3组。第1组为高强度间歇(HIIE组)组,第2组为中强度持续有氧运动(MCE)组,第3组为对照组,该组进行常规学习生活。运动方案:通过调节功率自行车的阻力大小以及受试者自我控制运动频率对运动强度进行调控。要求两组干预组分别进行20min的运动干预。根据国内外相关研究,对中强度持续有氧运动组(MCE组)的强度控制为:最大心率的65%(65%HRmax)左右,高强度间歇组(HIIE组)的强度控制为:峰值时达到最大心率的90%(90%HRmax),间歇时达到最大心率的50%(50%HRmax)。HIIE组的运动形式为:4*5min[3min的增强负荷至85%HRmax+2min的间歇(50%HRmax)]的运动方案。采用Polor心率表监测实际锻炼过程中受试者的两种强度。执行功能测试:运用Flanker任务评价抑制功能,运用More-odd shifting任务评价转换功能,运用2-back任务评价刷新功能。正式测验的总时间为30分钟左右。实验中对于执行功能(抑制功能、转换功能、刷新功能)的测试任务都是在计算机上操作完成的,并且所有操作程序都通过E-prime1.1系统来实现。试验程序:整个试验包括执行功能前测、运动干预和执行功能后测3个部分组成。采用3(组别:MCE组、HIIE组、对照组)×5(时间:实验前、10分钟、1小时、24小时、48小时)混合实验设计。实验前测在干预前1周进行,所有学生在学校机房完成执行功能的测试。采用功率自行车对受试者进行为20分钟干预,运动完后10分钟、1小时、24小时、48小时均进行执行功能测试。数据处理:采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23.0对从测试软件E-prime中合并、计算并导出的数据分别进行统计分析。采用重复测量方差检验分析两种强度运动对大学生3个执行功能子功能的影响及时程效益。如果效应显著,则用进一步LSD法进行多重比较。研究结果:(1)在三个测试任务中,HIIE组和MCE组均存在时间×组别的交互作用显著(<0.001)。(2)在时程特征方面,HIIE组和MCE组在不同时间点上的三个测试任务结果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01)。(3)在运动后10分钟不同组别的三个执行功能子功能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在运动后1小时不同组别的三个执行功能子功能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 <0.001);在运动后24小时不同组别的三个执行功能子功能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 <0.001);在运动后48小时不同组别的三个执行功能子功能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研究结论:30分钟左右的高强度间歇运动和中强度持续运动对大学生的执行功能均有积极效益,且随时程变化。不同的时间点高强度间歇运动和持续中强度有氧运动对大学生执行功能各子功能的影响效果不同。中强度持续运动在运动后较早的时间点表现出更好的改善效果,高强度间歇运动在运动后较晚的时间点表现出更好的改善效果。两种运动相比,高强度间歇运动表现出更长时间的积极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