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将纳米MoS2应用于化学复合镀中,研究了七种表面活性剂对纳米MoS2微粒悬浮体系分散稳定性和纳米微粒分布较好的Ni-P-Nano-MoS2复合镀层组织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选择适当的表面活性剂对纳米MoS2分散稳定再进行施镀,可以获得纳米微粒在镀层中弥散较好的Ni-P-Nano-MoS2复合镀层.
【机 构】
:
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合肥,230009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甘肃,
【出 处】
:
第三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暨首届广西化学化工研究生学术论坛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将纳米MoS2应用于化学复合镀中,研究了七种表面活性剂对纳米MoS2微粒悬浮体系分散稳定性和纳米微粒分布较好的Ni-P-Nano-MoS2复合镀层组织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选择适当的表面活性剂对纳米MoS2分散稳定再进行施镀,可以获得纳米微粒在镀层中弥散较好的Ni-P-Nano-MoS2复合镀层.
其他文献
用重量法测试了CoAlPO-5分子筛对甲苯的吸附.结果表明,不同温度下的吸附等温线均属典型Ⅰ型,可以用Langmuir方程来描述.甲苯的吸附自由能变化随吸附量的增加而增加;吸附熵随吸附量的增加而减小,在吸附量大于0.65mmol/g时变化较大,表明吸附相中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开始加强;吸附熵与吸附温度无关.
以歧化松香和乙醇胺为反应物、乙醇为溶剂,在超声波条件下,采用反应结晶耦合的方法制备脱氢枞酸乙醇胺盐,然后经重结晶、酸化还原制得脱氢枞酸.通过5因素4水平的正交实验,考察了溶剂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超声波功率、搅拌转速对制备过程中产物纯度和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影响脱氢枞酸质量收率因素按显著程度依次为溶剂浓度>超声功率>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搅拌转速;影响产品纯度因素按显著程度依次为反应时间>
采用半连续内部沸腾法提取、乙酸乙酯萃取分离金银花中的绿原酸.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提取的最优工艺条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萃取的最优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绿原酸产品的纯度及收率分别达到77.8%及6.7%.与传统工艺对比,不但产品的纯度及收率分别提高3.6%及2.6%,而且省去了醇沉工序,溶剂的消耗量也减少31%.此法可用于工业生产.
通过羧甲基纤维素琼脂平板、滤纸条培养基从自然环境中筛选到3株高效纤维素降解菌,其中木霉1株,青霉2株,分别记为T-1和P-1、P-2.他们都能利用羧甲基纤维素,在羧甲基纤维素琼脂平板上长势良好,而且能使滤纸条较快的崩溃.然后将T-1、P-1、P-2分别接种至以甘蔗渣为主要碳源的发酵培养基上,于28℃恒温培养,从84 h开始每隔24 h分别测定纤维素酶活力.结果显示T-1、P-1、P-2具有较高的产
介绍了生物安全科学近年来在国内外发展的现状,介绍了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基本情况,并重点介绍了生物安全三级和四级实验室建设的标准和一些注意事项.
利用高频熔炼制备La0.7Mg0.3Ni2.7Mn0.3Co0.5~xAlx(x=0,0.1,0.2,0.3,0.4,0.5)系列合金并对其储氢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XRD Rietveld分析显示合金主要由CaCu5型固溶相、LaNi3相和La2Mg17相组成.随着Al含量的增加,合金的放氢平衡压力逐渐降低,滞后效应也有所减小.电化学测试表明,随着x的增加,合金最大放电容量由326.7 mA·h
选用四种生物载体在淀粉生产废水中的挂膜实验,活性炭作为载体去除COD效果优于其它载体.当活性炭粒径在0.5~1mm,加入量为10%,水力停留时间为12h,载膜稳定后,连续操作,对废水中COD的去除率为70%以上.
本文以洞穴文石为参比,通过DSC和FTIR的检测,分析了翡翠贻贝珍珠层(PV)的热力学特征,着重研究了珍珠层文石的相变过程,发现在PV珍珠层中蕴藏有过剩焓,且具有类似的洞穴文石受机械研磨后的性质,这与自然界生物矿化和含有遗传信息的有机基质有关.PV珍珠层的DSC曲线中有三个峰被关注,最终得出了合理的解释:第一个吸热峰与脱除吸附水有关;第二个放热峰与有机基质的燃烧有关;第三个放热峰与品格畸变和相变有
稀散金属铟作为材料行业的"味精",其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特别是在高科技领域.随着含铟资源的变化,铟的回收技术在不断开发和完善.本文根据近十年来国内外关于铟回收工艺的研究报道,将提铟技术作一综合评述.
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经喷雾干燥制得番茄红素微胶囊含量的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美国Alltech Alltima C18(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四氢呋喃-水(66:30:4v/v/v),流速为1.5 ml·min-1,检测波长为472 nm.线性范围为0.072~0.36 μg,相关系数r=0.9998;RSD为1.75%(n=5),加样回收率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