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比较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与核苷(酸)类似物治疗前后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肾脏功能变化情况,评估两类药物对肾脏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在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全军感染病诊疗中心接受抗病毒治疗的CHB患者264例,其中72例患者接受阿德福韦酯(ADV,10mg 1/d口服)治疗,58例接受恩替卡韦(ETV,0.5mg 1/d口服)抗病毒治疗,53例接受替比夫定(LdT,600 mg 1
【机 构】
: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全军感染病诊疗中心 西安710038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与核苷(酸)类似物治疗前后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肾脏功能变化情况,评估两类药物对肾脏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在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全军感染病诊疗中心接受抗病毒治疗的CHB患者264例,其中72例患者接受阿德福韦酯(ADV,10mg 1/d口服)治疗,58例接受恩替卡韦(ETV,0.5mg 1/d口服)抗病毒治疗,53例接受替比夫定(LdT,600 mg 1/d口服)抗病毒治疗,39例患者为初治CHB患者接受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IFN-α-2a,180μg 1/w皮下注射)治疗,27例患者为ETV经治患者换用PEG-IFN-α-2a治疗,15例患者接受PEG-IFN-α-2a联合ETV治疗.
其他文献
Gilbert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非结合高胆红素血症,国外报道发病率3%-10%,临床表现为肝脏无器质性病变的非溶血性间歇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一般预后良好,不需要治疗或长期药物监测.由于临床医生对其认识不足常被误诊为肝细胞性黄疸、溶血性黄疸或梗阻性黄疸而进行长期的不必要的治疗,给患者及家属带来不必要的负担.故临床及时诊断很重要.遇见一例以胆囊炎就诊的Gilbert综合征患者,人类UGTIA
目的:为临床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的应用提出可行性建议.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和评价,并对最新药物进展进行综述.结果: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之间疗效、耐药性及不良反应之间存在一定差异.结论:临床抗病毒药物治疗时应注意治疗指征和患者个体差异及其副作用,合理选用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
研究发现基质相互作用分子1 (stromal interaction molecule 1,STIM1)可能参与乙醇诱导的肝细胞损伤,然而酒精性肝病中STIM1的确切的发病机制仍然不详。因此我们通过构建针对STIM1的短发夹(short-hairpin RNA,shRNA)去探讨STIM 1在体内外酒精性肝损伤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消癥补血汤在肝炎后肝硬化合并贫血患者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肝炎后肝硬化合并贫血患者共84例,给予消癥补血汤,2次/d,口服,治疗2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红蛋白定量、红细胞计数、网织红细胞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体内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网织红细胞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
目的 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与肝炎病毒(hepatitis Bvirus,HBV或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密切相关.尽管肝癌的治疗方法较多,手术切除仍是目前最好的治疗方法.肝癌细胞对放射治疗、化学药物治疗不敏感,预后极差.积累的临床与基础资料显示,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型受体(insulin-like growth facto
目的 研究自身免疫性肝病(autoimmune liver disease,AILD)患者外周血转录因子叉头状/翅状螺旋蛋白3(Forkhead/winged helix protein 3,FOXP3)及相关细胞因子IL-10、TGF-β及转录因子孤独核受体ROR γ t(Rentinoid Orphan Nuclear Receptor γt,RORγt)和相关细胞因子IL-17、IL-23表
目的 新发现以糖基磷脂酰肌醇锚定于细胞膜表面的癌胚型磷脂酰肌醇蛋白多糖-3 (GPC-3)为肝细胞恶性转化的特异标志,它经调控Wnt信号通路,促进肝细胞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发生与转移;已证实沉默GPC-3基因转录可抑制肝癌细胞增殖,但能否成为HCC治疗的潜在靶点及分子机制有待阐明。本文分别以肝癌细胞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以特异性miRNA在转录水平下调
目的 肝细胞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发生、发展是多因素、多步骤的复杂过程,伴随多种癌基因的激活和/或抑癌基因的失活.microRNA (miRNA)是一类具有调节作用的小RNA,它通过与靶基因结合,参与调节细胞代谢、增殖、凋亡、分化和发育,多种miRNA在肝细胞恶性转化及HCC生物学行为中起癌基因或抑癌基因作用.但多种HCC相关miRNA表达状态及作用机制
目的 创建一个有效预测乙型病毒性肝炎相关的慢加急性肝衰竭(ACHBLF,acute-on-chronic hepatitis B liver failure)的预后模型。方法 回顾性收集2009-2014年入住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病中心的ACHBLF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建模组和验证组,对两组间人口学特征和基线水平比较,正态分布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Man
目的 肝硬化在我国是一种临床比较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反复作用形成的弥漫性肝脏损害。肝脏既是促凝物质也是抗凝物质的合成场所,同时还是诸多促凝和抗凝因子的降解场所。在生理条件下,体内凝血和抗凝两个系统保持动态平衡而使血液在血管内保持流动状态。肝硬化时凝血因子发生变化,平衡失调,容易形成血栓或导致出血。随着肝功能的恶化,凝血障碍愈益明显。常规的凝血功能检测只能检测血浆中凝血因子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