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从创业融资风险特征和资金需求特征出发,阐述了非正规金融对农村家庭创业活动成效的促进机理,并使用865户农村家庭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非正规金融市场特征能够与创业活动风险特征相匹配,并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对于创业资金可得性和及时性的限制,从而促进农村家庭创业活动的经营运转和后续发展.进一步实证分析表明,非正规金融对创业活动成效的影响主要通过促进创业实体资产规模的增长以及创业收入的提高而实
【出 处】
:
教育部高等学校农业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创业融资风险特征和资金需求特征出发,阐述了非正规金融对农村家庭创业活动成效的促进机理,并使用865户农村家庭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非正规金融市场特征能够与创业活动风险特征相匹配,并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对于创业资金可得性和及时性的限制,从而促进农村家庭创业活动的经营运转和后续发展.进一步实证分析表明,非正规金融对创业活动成效的影响主要通过促进创业实体资产规模的增长以及创业收入的提高而实现;并且相对于非农工商业领域的创业活动而言,农业创业活动的经营运转和初期发展更为依赖于非正规金融市场.
其他文献
本文利用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地区736户农户的农业生产数据和DEA-2SLS模型实证分析了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可得性对农户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以及不同模式下的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由于遗漏变量的存在,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可得性与农户农业生产效率之间存在内生性,忽略内生性问题将低估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可得性对农户农业生产效率正向作用效果.户主受教育程度、是否以农业经营为主、生产性实物资产价值、农地经营权抵
目前既有研究或以家庭资产与消费的关系为侧重点,或仅局限在人口结构与居民储蓄的关系,却鲜有研究对农户家庭资产、人口结构与储蓄率三者之间的关系展开研究。究竟他们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因果关系?若存在某种因果关系,那么作用机理是怎样的以及影响程度如何呢?因此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将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ina Household Finance Survey ) 2011年的微观数据,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探
世界各国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均表明,金融扶贫是实现贫困人口脱贫的重要途径,但其功能有效发挥依赖于一定的基础性条件.连片特困地区作为我国贫困人口的主要分布地,是新阶段脱贫攻坚的主战场.然而,当前连片特困地区政府主导的金融资源注入对农户减贫的实际效应尚未得到真实反映.基于此,本文运用我国九个连片特困地区的微观农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1)连片特困地区政府主导的正规金融资源注入,不仅显著地促
利用广东省5个地区(乡镇)2389户农村家庭调查数据,通过二元Probit模型,实证分析影响农村家庭理财需求与实现理财转化的关键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户主文化程度与对理财产品的了解对农村家庭理财需求与实现理财转化均有显著影响,接受理财教育与农村理财机构数量对农村家庭理财需求影响显著,家庭收入年结余、家庭有无介入互联网及亲朋理财情况对农村家庭理财需求转化影响显著.政府与金融机构应分别从农村金融基本服务
本文在构建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江苏省苏北地区23个县域的数据构建面板模型,对竞争视角下政府补贴对农村金融支农绩效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并以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信贷资源配置角度分析了该影响的内在原因.研究表明:政府补贴总体上降低了涉农贷款价格,促进了贷款的广度,但对提高贷款深度的效果并不明显.在现有的统计口径中涉农贷款对象包括农户和农村企业,政府在金融机构内部信贷资源配置层面不能发挥作用,金融机构根据自
以往研究已经对扶贫小额信贷和农户脆弱性进行了大量的探讨,但对扶贫小额信贷与农户脆弱性的关系还缺少深入的定量研究.在贫困村扶贫小额信贷项目1213户三期面板数据基础上,使用倾向匹配得分法(PSM)和基于倾向得分的倍差匹配方法(DID-PSM),分析了扶贫小额信贷对农户脆弱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扶贫小额信贷显著提高了农户的收入和资产价值,但并未明显降低农户脆弱性.低收入水平下的较高储蓄倾向、降低自身消费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扶贫攻坚中起重要作用,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增信是解决其“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发挥其在金融扶贫中作用的核心和基础.现有融资增信模式可分为三大类:一是对农村抵押担保品的创新,二是保险介入,三是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但在运行中仍面临一系列困境.推进金融扶贫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增信,需要在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基础上,加快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加强农业信贷担保机构的
在信贷配给理论的基础上,本文首先理论分析了金融机构及网点的增加对农村资金外流的影响,然后基于2007-2013年江苏52县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金融机构及网点的增加能够缓解农村资金外流现象,并且对信贷配给程度较高地区的作用更为显著;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网点占比的增加仅对信贷配给程度较高地区的资金外流现象具有缓解作用.因此,为了缓解农村资金外流现象,政府应积极引导、扶持各类金融机构在信
在国家大力鼓励“双创”和积极发展普惠金融的背景下,从普惠金融视角下揭示金融服务水平对家庭创业的微观影响机制对进一步完善这两大领域的相关政策是非常有价值的.为此,本文基于普惠金融理论框架,利用2013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从信贷、支付、保险、信用四个维度实证检验金融服务水平对家庭创业决策的影响,结果表明:信贷可得性越高,家庭创业的可能性越大;选择互联网支付方式的家庭,其创业的概率更高;保
本文基于CHFS数据,采用无条件分位数回归,对金融能力与农户创业收入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检验.研究发现:(1)金融能力对异质性农户创业收入增长促进作用呈现出明显的非均衡特征.(2)正规金融将低收入农户排斥在“能力门槛”之外,而对中、高收入农户创业收入提升明显.(3)非正规金融能够有效促进低收入农户创业收入增长,但仍然具有较强的收入导向.本文的启示在于:政府应加强农民金融知识的培养,深化以“两权抵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