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了提高设施农业增施CO2的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减少CO2的逸散损失,降低成本,本文以增施CO2利用效率计算方法为基础,分析了增施CO2利用效率的可能影响因素,并探讨了提高CO2施肥经济效益的有效技术与方法.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增施CO2利用效率的主要因素为设施的换气次数、设施内外CO2浓度差和植物的光合能力.因此,在进行CO2施肥时,应综合考虑植物种类、生育阶段、栽培条件及其他环境要素等条件,选择
【机 构】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北京100081;农业部设施农业节能与废气物处理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1
【出 处】
:
2013第三届中国·寿光国际设施园艺高层学术论坛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提高设施农业增施CO2的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减少CO2的逸散损失,降低成本,本文以增施CO2利用效率计算方法为基础,分析了增施CO2利用效率的可能影响因素,并探讨了提高CO2施肥经济效益的有效技术与方法.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增施CO2利用效率的主要因素为设施的换气次数、设施内外CO2浓度差和植物的光合能力.因此,在进行CO2施肥时,应综合考虑植物种类、生育阶段、栽培条件及其他环境要素等条件,选择适宜的CO2增施方法、施肥浓度和施肥时间.
其他文献
根据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生特点和暴发原因,总结20多年来的经验教训,深入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树立“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强化“治虫防病,压前控后”的策略、措施。以推广高产、优质的水稻品种,加强农业基础措施,加大综合防治防治技术措施力度,适时播种,提高抗虫、抗病能力,适当增加大田栽插密度。秧田期秧苗合理用药治虫防病,采取专业化统防统治是关键,坚持主治与兼治相结合。为了有效地控
笔者于5月1日至6月16日对盐都区不同防治水平、不同品种的小麦田及周边省市县的小麦赤霉病发病情况,进行了广泛调查、信息采集和分析。指出小麦赤霉病是一种典型的气候型病害,可防不可治,一旦全面发病无药可治,因此赤霉病的防治要立足于大发生,主动出击,积极预防,选准药种、用足药量、水量,抓住适期,突击用药。根据2012年的试验、示范,小麦扬花始盛期(扬花10%)全面用药,要扬花一块,防治一块,间隔5~7d
笔者于2012年5月16~20日,对小麦赤霉病发生情况进行了认真调查和分析思考,指出今后防治赤霉病,从技术角度上讲,必须针对小麦以保穗为重点,全面改进施药技术,缩小毒力空间,实施对靶喷药,努力提高麦穗上的着药率,也就是提高农药的利用率。
2012年上海浦东新区麦赤霉病发生特点主要表现为发病区域广,普遍率高,发生程度重,田间发病早,流行速度快,对两麦生产为害重。分析指出2012年两麦赤霉病在本区重发原因主要为气候条件有利于赤霉病的发生,其次为多菌灵等药剂对赤霉病防效较差,防效较好的药剂种类较少,麦品种对赤霉病抗性降低等原因。
笔者调查了小麦赤霉病在信阳的发生现状及规律,分析其发生的主要原因,指出小麦赤霉病是典型的气候性病害,赤霉病流行的关键因子是抽穗至灌浆期的天气、田间病菌数量,与品种抗性、栽培条件等也有关系。提出小麦赤霉病在防治上要采取“预防为主,主动出击”的防治策略,积极做好预测预报,在准确预报的基础上,实行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方法,提高防治效果。
本文就2012年小麦赤霉病在郑州市偏重发生原因进行分析,提出要根据小麦赤霉病的发生特点,在防治上推广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以选用抗、耐病优质品种为主,加强预测预报,尤其是小麦扬花期进行药剂预防,可有效控制小麦赤霉病的发生为害。
为找出有效的防治小麦胞囊线虫的途径,2011年西安市植保站在长安区开展抗病品种筛选和防治药剂试验,在药剂防治试验中,表现最佳的是“呋喃丹土壤处理”和“呋喃丹土壤处理+阿维菌素灌根”,这两个药剂处理方式,它们对越冬期、返青期麦苗的株高、分蘖数较对照均增加明显,抽穗期根部包囊数较对照减少50%以上,对最终产量增加率均在18%左右;在品种试验中,豫麦49-198和金博士416表现出较强的抗虫性,较常规品
通过测定河口湿地不同植被覆盖(植被活体,PA;植被死体,PD;光滩GT)情况下土壤中C、N、P、K等营养元素的含量及分布,研究了植被覆盖对土壤中营养元素分布规律及计量学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PA样地土壤中营养元素含量一般处于较高水平.总氮、速效氮和总钾含量表现出PA>PD>GT,总磷含量表现出PA>GT>PD的规律,速效磷和速效钾表现出PD>PA>GT的规律.三种植被覆盖下土壤剖面全氮、全磷、速钾
通过测定三江平原典型小叶章湿地、玉米地和水稻田土壤中pH、有机质(SOM)及金属元素Al、Fe、Hg、Pb、Cu、Mn含量,采用空间代替时间方法,探讨了湿地开发为农田后土壤中金属元素的含量及剖面分布特征变化.结果表明,湿地开发为农田后,土壤中SOM含量将降低,pH受到显著影响.SOM只与Fe含量显著负相关,而pH与土壤中大多数金属元素显著正相关或者负相关.湿地垦殖为水田后,土壤pH升高,A1、Fe
研究了长春北湖湿地区优势植物狭叶香蒲生长对该区泡塘富营养化环境的适应能力和狭叶香蒲茎、叶对N、P的富集能力,并查阅资料获得狭叶香蒲的生长特征和经济价值.结果表明,在北湖湿地区,狭叶香蒲可以在底泥和上覆水体较大的N、P含量范围内很好地生长,对富营养化的生长环境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在北湖区湿地底泥营养状态范围内,随底泥营养程度升高,狭叶香蒲地上部分对N的富集能力持续增强,没有发现受到N含量胁迫的现象;而